“假志愿者”态度嚣张 观音庙前强硬募款吓坏人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假志愿者”态度嚣张 观音庙前强硬募款吓坏人

    (新加坡8日讯)四马路观音庙门口被指出现募款手法强硬和态度嚣张的募捐者,有合法募款团体爆料称,观音庙前的许多年轻捐款者并没有持募款准证,这些人都来自非法公司,是“假志愿者”,若被合法募捐团体碰见都会报警举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联合晚报》上星期日(9月1日)报道,观音庙门口前出现跟公众募款的青少年,他们有的被指拒绝公众捐款10元,只收50元至200元捐款,而且募款手法强硬和态度嚣张,只要有人掏钱捐款,其他人就会一拥而上死缠烂打,甚至有老人家被追到失足跌倒。

    对此,持正规筹款准证的非营利组织“SingYouth Hub”的执行董事陈秋慧日前主动电邮《联合晚报》,指为该团体筹款的募捐者也曾到观音庙前募款。

    她透露,该团体的志愿者在那里募款时,的确曾碰到许多没有持募捐准证的年轻“假志愿者”,相信这些人都是来自非法公司。

    一名代表该团体到联邦地铁站进行募捐的陈姓学生(19岁)受访说,自己每周都会抽空做义工到街上募捐,他就曾在金文泰和四马路看过有人模仿该团体的手法进行募捐,但这些人都没有筹款准证。

    “对方每次都观察我们在哪里出现,他们跟着的几天也会到来,企图蒙骗公众向他们募款,所以每当我看到他们出现,都会报警处理。”

    他说,志愿者的负责人也告诉他们,若看到有人模仿他们团体的形式进行假募款,包括跟他们一样拿着纸板和穿着T恤,以同样理由募款的义工们就要立即报警。

    在前线募捐的他说,假募捐党的出现正打击公众对合法募捐团体的信心,许多原本打算捐钱的公众,都因担心受骗而不去捐钱了。

    没有穿制服或是印有慈善团体义工标志T恤的人,被指很可能是“假志愿者”,公众可要求扫瞄QR码以查看他们是否有警方发出的募款准证。

    ⬇⬇相关新闻⬇⬇

    ⬇⬇最近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嚣强少年逼买米募捐 老人家被追缠跌倒

    一群年轻男子在四马路观音庙外募捐,但手法强硬,吓坏许多老人家。(取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4日讯)四马路观音庙门口出现“卖米少年郎”,被指募款手法强硬和态度嚣张,只要有人掏钱捐款,其他人就会一拥而上,一路死缠烂打,甚至有老人家曾被追到失足跌倒!

    48岁的家庭主妇邱女士于8月27日带着母亲到四马路观音庙拜拜,但离开时却碰上一群少年在庙外募捐,整个态度让她傻眼,并强调“要人捐钱不是问题,但不要追老人啊!”。

    邱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常常回到四马路观音庙去拜拜,大概两周前发现有一群年轻人,五至六个人左右,常会在庙外募捐。

    她说,当天下午4时许,她带着母亲一同前去拜拜,被一群年轻人“拦”下,问她是否要捐米?

    “少年自称是来自某间理工学院的学生,正在为老人家筹款,问是否愿意捐米,一包50元。”

    邱女士答应捐款,掏出50元交给其中一名少年,岂料这时其他募捐少年一拥而上,纷纷向她要求捐款,还说“捐了一个可以再捐一个”。

    这咄咄逼人的做法,让她感觉非常不舒服,给了钱就带着母亲离开。

    “这里常有许多老人家来拜拜,而他们也向这些老人家要求捐款,听说早上还有老人家被他们追到跌倒。”

    记者走访四马路观音庙,周边售卖纸巾及祭拜品的多个小贩,都说这些年轻人的确“吓坏了很多老人家”。

    卖纸巾的陈文璇(65岁)说,这些少年每天早上8时就出现在观音庙门口,曾见一名老人家问是否能捐10元,对方竟回话说只能捐200元,吓得老人家头也不回就离开了。

    发现有记者 停募捐离场

    “卖米”少年在观音庙门口募捐,见记者拍照立即停下工作 ,跟着马上打电话和传简讯,随之离开现场。

    记者在邱女士投诉后的隔天前往观音庙,的确看见一名少年,颈上挂着貌似证件的牌子,手上拿着一个剪贴板(clipboard)夹着一张解说募捐的简介,声称捐款用作帮助包括单亲妈妈、前囚犯、残疾人士等的弱势群体,剪贴板上也有执照号码,并表明可捐的数额分别是10元、30元和50元。

    当路人停下捐款,他就拿出一条腕带(wristband)和一张卡片交给对方。

    整个过程其实看似一般募捐行为,但当少年发现记者在场时,突然变得非常谨慎,开始拿起手机传简讯,还走到一旁打电话。不久后,少年停止募捐,站在一旁观望,随之离开。

    记者过后上网查询,少年所属的机构确实有向当局申请执照,于本月26日至30日在包括武吉士范围内,通过销售商品筹款。

    记者日前再次尝试询问募捐少年,对方直言“你不用查证,你要你就报警,我在这边等!”

    《联合晚报》记者于8月29日再次走访观音庙,发现有三名看似20来岁的青年在门口向路过的民众和从庙内出来的信众募捐。

    据观察,有两人拿着相同的板子,上方放的第一张是一个协助工作计划活动的纸张,而另一人的则印有准证号码和筹款详情。

    当记者直接上前询问拿着印有准证号码和筹款详情的青年是否有募款准证时,对方表示说有。

    不过当记者欲看清楚对方的准证时,对方先是不搭理,过后更直言“你不用查证,你要你就报警,我在这边等,反正你不要捐对吗?”接着青年就走开。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