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学习彼此美食文化 华巫粽交流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村民学习彼此美食文化 华巫粽交流

    为让多元社会分子能食用粽子,吴平鸿特地选购由穆斯林宰杀的鸡肉,作为粽子的主要材料。
    黄书琪(左2)也一起参与裹粽子,与各族村民一起交流。

    (居銮10日讯)粽子和马来粽(Ketupat)传统美食的文化交流,让各族同胞学习彼此美食文化,达致文化交融作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由佳雅新村主办,村长吴平鸿推动的裹粽子及马来粽活动,获得逾70名各族村民参与。

    吴平鸿受访时说,此活动在整个筹募阶段,耗费近2个月时间准备,昨日看到各族村民热情参与,感到很开心。

    她说,尤其一些熟悉裹粽子的村民愿意分享裹粽子心得,在准备材料方面提供很多协助,并透露将准备约300个粽子。

    “活动会一直进行到傍晚6时,欢迎村民们积极热情参与,让此文化交融活动获得热烈回响。”

    华裔村民虚心向友族讨教,学习制作马来粽。

    吴平鸿透露,会继续在该新村举办更多节庆文化交流活动,让各族互相交流和促进团结。

    行动党居銮区国会议员黄书琪也到场支持该活动,她说,大马是民以食为天的移民社会,各族美食文化都有各自特色。

    她说,很多巫裔友族对华裔在做娘惹粽,也有用蝶豆花(蓝花)感到诧异,因为她们一直以为蝶豆花只是巫裔在制作蓝花饭时使用。

    她说,各族也通过此活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包括在整个裹粽子及马来粽的当儿,分享提升健康资讯,如何预防高血压及糖尿病等。

    改用鸡肉裹粽
    各族可享用

    为使粽子能让各族享用,吴平鸿特地选购由穆斯林宰杀的鸡肉,作为粽子的主要材料。

    吴平鸿说,粽子的原材料使用的是三层猪肉,但这不是我国多元社会所能接受和食用的,为避免宗教敏感,决定以各族都可以食用的鸡肉代替,而且还是特别购买由穆斯林宰杀的,让巫裔友族放心。

    她说,用鸡肉制作的粽子口感应该会有所不同,吃起来也是另一番风味,希望各族在活动结束后一起享用亲手裹的粽子和马来粽,相信吃起来会特别好吃。

    谢碧梅

    讲究熟练技巧

    谢碧梅(60岁,家庭主妇)

    裹粽子准备的材料较多,马来粽的材料则相对简单,两种粽子都讲究熟练的手感和技巧。

    马来粽需要双手灵巧去制作,仍需要一些时间学习。

    此文化活动很棒,希望村长今后能继续举办。

    诺玛(后左起)及阿育

    认识彼此文化

    诺玛(后左起)及阿育(58岁及33岁,家庭主妇)

    我们一家人一起来学习裹粽子,了解华族传统美食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此活动很有意义,尤其可以与华裔邻居一起交流,最重要的是认识彼此美食文化。

    诺丽达(左起)及阿兹米(53岁及54岁)

    2种各有特色

    诺丽达(左起)及阿兹米(53岁及54岁)

    裹粽子和制作马来粽都具有各自的特色,我们一起学习裹粽子,是想要在开斋节时,也能让亲戚朋友享用。

    裹粽子有些难度,还在研究和学习,希望可以很快上手。

    曾秀凤(左起)、姚丽珍、曾秀春、黄美芳及窦秀美

    互相观察学习

    曾秀凤(左起)、姚丽珍、曾秀春、黄美芳及窦秀美

    我们负责准备粽子的所需材料,从准备到制作都积极参与。

    看到友族同胞的学习速度很快,不到一会就掌握裹粽子的方法。

    我们还在学习如何制作马来粽,仍在观察和学习。


    (本报林德胜摄)

    ⬇⬇ 相关新闻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新村寻味】古早味飘香逾40年 佳雅新村卤猪脚 肉质Q弹

    香味四溢的卤猪脚,深受食客喜爱。

     

    佳雅新村Kampung Gajah
    店名 建兴饭店
    售卖美食 卤猪脚,另有咖喱鸡和面食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六,清晨6时至下午3时左右,周日休息
    地点 Jalan Mersing八英里,王公庙旁

    报导:邓珮珍

    (居銮讯)古早味的卤猪脚飘香逾40年,成为“大象村”佳雅新村的一个招牌美食,村民和路过客人不时都上门品嚐一碗咸淡适中,肉质Q弹的卤猪脚!

    佳雅新村位于居銮丰盛港路八英里(约13公里),而飘出猪脚香的建兴饭店就在大路旁,每天车辆熙来攘往,深爱此味者,都会停驻尝尝美味猪脚饭。

    吴平鸿赞猪脚有古早味,肉质新鲜。

    该村首位女村长吴平鸿(38岁)介绍说,卤猪脚是老板每天新鲜烹煮,是一道古早味的菜肴,猪脚的肉质新鲜、口感很好,吸引很多顾客上门。

    她说,除了村民,一些经过新村外大路,要到其他地方办事或工作的人士,都会停下来用餐,中午的用餐时段常常爆满,有时迟来一点,就吃不到了。

    位于佳雅新村大路旁的建兴饭店,凭着一道卤猪脚,就吸引食客源源不绝的上门。
    一大锅的卤猪脚快要煮了,让人胃口大开。

    建兴饭店目前由林秀玉(85岁)、女儿姚素婷(53岁)及媳妇林秀英(64岁)联合经营,卤猪脚是早年林秀玉和丈夫营业时就售卖的菜肴,后来把烹煮功夫传授给女儿及媳妇。

    林秀英说,前一晚就会把猪脚斩件及处理好,凌晨四五时就到店里开始烹煮,大概焖煮半小时就可以上桌,这是家婆的独家秘方,很多人都爱吃。

    她说,每天都有卤猪脚,每次至少煮10公斤,很多去芭场和园地的过路客都会停下来吃,一般在午餐时间后就卖完了。

    姚素婷(左起)、林秀英及林秀玉一同打理饭店,天天烹煮美味猪脚。

    姚素婷说,客人有大部分都是过路客,好像经过大路,要到加亨、丰盛港一带的人士,很多时候都会来吃碗猪脚饭;一份猪脚饭售6令吉。

    她说,她和嫂嫂都会煮猪脚,但是担心后继无人,因为下一代无人要接手。

    此外,他们的咖喱鸡也很受客人喜爱,同时亦提供一些面食。

    佳雅新村属小型新村,商业活动并不活跃。

    大象村 早年有象群出没

    佳雅新村(KAMPUNG GAJAH)又叫大象村,人口500多人,华裔和巫裔各占有48%,4%是印裔,位于居銮丰盛港路8英里(约13公里),因此通称为“八英里”。

    村内建有一个有盖篮球场,街上只有一排商店,大部分村民是小园主或从事农业工作,年轻人则都出外谋生,因此逐渐成了老人村。

    该村于1948年建立,大象村的由来是因为早年四周围有刺铁丝网篱笆,篱笆外森林经常有象群出没,因此,于1951年就以象为名,佳雅是GAJAH的音译。

    村内有一所佳雅华小,属微型华小,学前班学生有16人,一至六年级学生有79人,友族学生占了54%,教职员有16人,学校设施齐全,图书馆才刚完成美化工程。

    陈亚菊

    不软不硬又很Q
    陈亚菊(72岁,村民)
    我喜欢这里的猪脚,味道刚刚好,猪脚煮得不软又不硬,很Q,很合我的口味,我都是配着白饭一起吃。
    一周至少会来打包4次卤猪脚,几十年的传统味道,家人也很爱吃。

    陈健豪

    一周会吃两三次
    陈健豪(39岁,种植业者)
    我是峇株巴辖人,每回要到加亨的菜园时,经过大路时,都会来这里吃饭,多数都会点猪脚饭。
    我觉得建兴饭店的猪脚卤到真的不错,味道很适合我,一周都会吃两三次。

    谢碧梅

    味道好吃了三代
    谢碧梅(59岁,家庭主妇)
    猪脚有家乡的味道,从小吃到大,肉很Q、很滑,已吃了近40年,吃了三代人了,包括我的孙儿都爱吃,每天都来吃猪脚。
    现在的味道和以前的味道有差一点,现在的猪脚煮太久就很容易烂,但是还是很好吃,味道难于形容。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