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锦荣:要怎样的华文教育?
新山办事处记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向来被誉为是海外华文教育之典范,其精华在于它的自立更生、自给自足的生存模式。
这一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华文中学拒绝改制,成为独立中学后尤为明显。
独立中学的办学道路,从学校硬体设施的修缮、行政花费、教职员的聘用等等学校的运作和经济基础,有赖于华社支持才得以维系,可以说我国到底华教事业前路是筚路蓝缕。
然而,在2019年财政预算案中,华文独立中学迎来曙光,破天荒的首次获得1200万令吉的发展拨款。
但是,1200万令吉的拨款被61所独中平分,每一所独中获得不到20万令吉。
与其说这是政府款待独中的第一步,不如将其当成堵住华社的悠悠众口的蝇头小利。
况且,我们独中能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1957年坚定的拒绝改制,宣布从此不再接受政府的任何津贴,当时那是何等坚毅的魄力啊!
为何到了如今却愿意卑躬屈膝的恳求政府要求拨款,甚至愿意以自身的选票来换取拨款,试问当年华社拒绝改制的傲骨去了哪里?
独中办学讲究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不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的教育,不好高鹜远,走的是务实的办学道路。
假设当下接受政府的拨款,是不是以后也愿意为了拨款而二次改制,完全让执政者插手管理华文教育,就连母语教育是否依然存在也变得无所谓,乖离当初拒绝改制自主办学的本意,那么一向让我们成为海外华文教育典范的称号也必将荡然无存。
在此奉劝华社诸公,慎言慎行。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