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园引进外劳分担工作 农夫 终觅得良缘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黄梨园引进外劳分担工作 农夫 终觅得良缘

    何宝强(左)指60至70年代的黄梨种植者难找另一半,右为周忠信。
    新邦令金的黄梨园有约1万亩,工作时都必须曝晒,相当辛苦。

    报导╱摄影:黄慧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28日讯)外劳给力,本地黄梨园种植者终找到另一半!

    种黄梨太辛苦,以致60至70年代的黄梨种植者很难找不到另一半,有者甚至为爱私奔,幸后来引进外劳,分担工作,未婚情况才获改善。

    行动党明吉摩区州议员周忠信上周带领媒体到居銮县,为“柔中一线牵”计划举行推介礼,在最后一站黄梨园时,就有农夫透露耕种者以往的心酸。

    新邦令金黄梨园负责人之一何宝强在介绍此行业时说,在60至70年代时期没有外劳,所有黄梨都是由本地人亲手栽种和收割,以致农夫们以往近乎找不到老婆,因为长时间都必须在农地耕种,相当辛苦。

    他笑说,在黄梨园工作,一到下午会让人“热到身体如被掏空”,因此父母在“体会”过之后,都不希望孩子嫁给本地黄梨种植业者,尤其有女儿的父母,更希望女儿嫁得更好,无需那么辛苦。

    他坦言,其实当地不属年轻人“外流”,而是父母也觉得这项工作辛苦,索性让孩子到外地发展,寻找更好的机遇。

    他透露,早前也曾有至少3对本地情侣,相信是无法抵抗种黄梨之苦,夜里为爱私奔。

    “到了80年代后,有外劳引进,甚至非法外劳的偷渡入境,粗工都交由外劳来做,才让本地人有时间休息觅得另一半。”

    另外,何宝强说,如今黄梨园有开放给游客参观,若提前通知也会安排四驱车接送,种植的黄梨和玉蜀黍也会以“礼包”的方式售卖,希望刺激当地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让年轻人或本地人回流。

    ⬇ 相关新闻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