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看門狗1】當記者不到3個月 就被捉去“吃牢飯”
新系列:《誰家看門狗,跑到舞台上講故事》
(作者授權轉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是名一個新晉的中文報記者,體驗了許多奇特的采訪經驗。工作未滿三個月就去“坐牢”,扮演嫖客、與刮刮樂成員交手、被警方問話、被上司訓話……
作者將自己親身的記者生涯,通過“他”,紮實地敘述且輕松趣味地描寫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每日的采訪工作,似乎也在別人的生活中插上一腳。這次,他要做主導,只需鐘情於自己的與眾不同。
人生沒有太多的十年,每個人的經歷並非百分百的秘密。
第一篇:那一天的開端是這樣的
二零零五年七月一日早上九點,新山市區一貫人多車多,天空明朗。這般美好的天色,對未持雨傘出門的行人或沒帶雨衣的摩托車騎士有如獎賞。此時此刻,剛走入一棟建築物裡的新生記者心底,同樣希望老天會眷顧他。
隔著一張桌子,他向秘書小姐詢問採訪部的位置。對方手指向梯級,向上晃動了兩下,新生記者彎下腰致謝,便轉身朝所指的方向走去。
十九個梯級,他用十步完成,接著打開門走進這間人們仰慕卻又陌生的文字工廠。
站在室內,他滿身熱汗卻全身冷得發抖,樓上為何這麼冷?而且冷氣機操作的聲能清楚聽見。
大概是採訪部沒人吧!所以室內任何的動靜都像施了魔法——變大、變響。再細聽,空氣中還摻雜著他急促的呼吸聲,他又一次彎下腰,喘息未定。
他能站在這裡,多虧那三令吉的鬧鐘。它在指定時間,稍長氣地“嗶嗶”叫,他才慌張睜開雙眼,洗臉、刷牙、整裝、準時飛奔到目的地報到。鬧鐘恰似嘮叨母親,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他氣順之後,兩顆眼珠對陌生環境有了警惕,左右掃瞄辦公室。不一會兒,心底湧上一陣感觸:真是一間再普通不過的辦公室。原來這裡, 不似他想像中的豪華,沒有特製新聞台、落地透光玻璃及先進的發稿器材。
這裡的設計僅是一個長方體的空間,被切割成三小塊,每一塊有四張木製桌子、四把塑膠椅子和機身已發黃的四方格電腦,圍成一個“田”字。
可以大膽預測,記者填滿了座位,每天相望而坐,一旦XXX 和XXX 有摩擦,即上演唇槍舌劍、互推桌子、拍桌子和拔掉對方電腦電源的戲碼。嘻嘻,無端憑空想像,要帶出的是採訪部裡的每一員,必須具備大膽想像的特質和小心求證的態度。
新生記者名叫秉軒。他從小學畢業後就停止向高發展,性格方面有人說他膽小怕事,偶爾又嘮叨或語出驚人,也有人讚他誠實待人,有時又卑鄙和造作。簡單地說,他就是個喜歡往灰色地帶找碴的人,不能從人性的黑暗和光明層面去瞭解他,而且請避免和他談相對論。
順道一提,他認識的中文字不多,可以寫出中文稿件,是因為有人發明漢語拼音輸入法系統,可他只學其中的b、p、m、f,那些關鍵的拼音,他總學不好。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隨意配搭,沒有詞典在身邊,他會頭冒三條線、頭上飛過烏鴉。
嘗試和他用英文對話的人,應該見過這種尷尬場面。唉!說到底,他加入報館服務,純粹只想打份工,這和肚子餓想吃肉的道理一樣,無需想得這麼複雜。
他鋪墊的開場止此而已,這種再普通不過的描述手法,又臭又長的時候,他不必多講。
(待續…………)
作者介紹:
王秉彬,1982年出生在柔佛州峇株巴轄,在永平長大,21歲自南方學院畢業後,無力往大學深造,便投入職場,2005年加入中文報界擔任記者,曾耍帥地丟辭職信,最後還是乖乖地“爬”回報界。
已在《南洋商報》服務逾十年,有著作《誰家看門狗跑到舞台上講故事》,採訪工作之餘,偶有投稿報章言論版,發表時論及新聞背後的故事。
目前是柔南華文報從業員俱樂部主席,《南洋商報》柔佛州副新聞主任,多年來曾獲多項新聞報導獎,包括柔佛州新聞獎工商報道特優獎、新聞報道佳作獎及專題報道佳作獎。
他曾參與本地導演戴敏非指導的《雜菜飯》和《印度神遊》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