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雨蓋等六年 陳旭年文化街終于等到100萬
(新山31日訊)經過6年引頸長盼,新山陳旭年文化街終獲政府撥款100萬興建有蓋走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感謝政府撥款100萬令吉,在新山陳旭年文化街興建有蓋走廊,完成新山華社多年來的願望。
他說,實際上,建造陳旭年文化街主舞台以及彭亨路的雨蓋設施約需300萬令吉,如今獲政府撥出100萬令吉,將率先用作主表演場地的雨蓋建設費用。
他說,相關撥款將直接匯入該會,相信今年內即可落實首階段的雨蓋設施。
鄭金財昨日在陳旭年文化街管委會舉行的4月份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如是指出。他說,這是該會盼了6年等到的好消息。
他說,興建有蓋走廊計劃自6年前已向有關當局提出,直至兩年前,邀請內政部副部長拿督努嘉茲蘭為陳旭年文化街主持亮燈儀式時再度提起,當時獲得努嘉茲蘭撥款5萬令吉。
籌獲款額與目標甚遠
他說,這一數目與原訂目標相距很遠,因此,公會從未鬆懈,一再努力,數日前好消息傳來,公會快馬加鞭,即把有關文件呈上,終獲批准,完成多年來的心願。
他說,公會在適當的時候,會召集陳旭年文化街管委會、當地商家及新山市政局商討有關興建計劃。
“有蓋走廊完成后,不但能進一步美化文化街,也一勞永逸解決文化街8年來一遇下雨,活動即被迫停止的問題。”
出席新聞發布會者包括陳旭年文化街管委會主席黃楚沅、副主席林恭明、秘書舒慶祥、各管委及工大生。
阿末扎希昨晚推介由埔來國會選區舉辦的國家反毒機構志願組織集會上致詞時,捎來這項令華社雀躍的消息。他宣布政府允准撥款100萬令吉,在陳旭年文化街興建有蓋走廊。
除了撥款興建有蓋走廊,阿末扎希也宣布撥款提升甘拔士清真寺和翁固本街興都廟,三大民族皆受惠。
陳旭年街 新山華人文化街
陳旭年街(Jalan Tan Hiok Nee),是新山華人的文化街,具有時代背景。
陳旭年街,在1855年就被命名,為了紀念華人先賢陳旭年(1827─1902年)為新山的貢獻,是名符其實的“老街”。
這條街位于新山市中心,屬老城區的窄小街道。以前,它似乎毫不起眼,只因它的歷史命名價值,而被新山華人重視。
后來在2009年,由當地文化人陳再籓發起並成立委員會,將陳旭年街打造成為一條具有新山華人歷史的“文化街”。
新山陳旭年文化街每逢週六晚,風雨不改地進行各式的傳統文化活動,以傳承中華文化。
逢拜六 辦文化活動
陳旭年文化街管委會每逢星期六傍晚,風雨不改在陳旭年文化街舉辦各類應節及傳承華人傳統文化活動。
一系列活動包括舞蹈表演、新春團拜、端午節、冬至、中秋節及聖誕節等。
新山陳旭年文化街活動今年邁入第九個年頭,舉辦不少過450場文化活動。
由于每逢下大雨,驅散人群,有時活動被迫取消。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自6年前就開始向柔州政府申請撥款,興建有蓋走廊。
周邊商店 古色古香
陳旭年街周邊的商店,古色古香。
要進去陳旭年街前,在門坊邊有間看似不起眼的錦華茶餐室(Restoran KIN HUA),被票選馬來西亞百大傳統風味咖啡店之一。它也是這裡的三大老店之一。
走進陳旭年街后,在錦華茶餐廳的對面,則是協裕麵包西果廠(HIAP JOO BAKERY & BISCUIT FACTORY)。這間麵包老店最大的特色是以傳統的柴窯烘烤糕餅。
陳旭年街的地標,即是位于十字路口處角頭間的“白宮”。如今它是一家餐廳。而早年該建築物是紅色粉刷,故稱作“紅屋”,隨著新業者接手,重新粉刷為白色,現則稱作“白宮。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