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財:讓年輕一代瞭解戲曲 戲班應豎華文字幕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鄭金財:讓年輕一代瞭解戲曲 戲班應豎華文字幕

    大批信眾週三晚上到行宮上香膜拜,香火鼎盛。
    茂里占(左起)在鄭金財陪同下,為“百福龍”舉行點睛儀式。
    行宮現場,不乏一家三代欣賞舞龍表演,合家樂融融。

    報導:吳菊君
    攝影:李再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8日訊)為讓年輕一代能接觸傳統地方戲曲,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建議,傳統戲班班主可在戲台旁豎立LED華文字幕,讓年輕一代更能了解戲曲的故事含義,以激起對傳統地方戲曲的興趣。

    他指出,南馬一帶民眾都習慣以華語溝通,少用方言,以方言為主的傳統戲班,日益式微。

    “大多年輕一代聽不懂大戲講述的故事內容,如果附有華文字幕,相信能吸引他們欣賞及挖掘大戲的精髓。”

    他認為,傳統戲班也必需與時並進,作出調整。

    每年的柔佛古廟眾神巡遊,酬神戲班不可少,吸引老新山人前往觀賞,唯難以吸引年輕人。(
    新山客家公會舞台旁設有大銀幕,方便大眾一起哼唱。

    擔心會漸漸失傳

    鄭金財昨晚到行宮欣賞表演及陪同巫統地南區州議員拿督茂里占,為馬來西亞柔佛州龍獅體育會的“百福龍”進行點睛儀式時,接受《中國報》訪問如何提升行宮的表演內容,提出有關建議。

    他以新山客家公會為例,指該會在舞台旁備有大字幕,這可讓各籍貫人士,都能理解歌曲表達的含義。

    他也笑言,這是他第一次到行宮觀看表演,他之前因交通非常擁堵而作罷。

    針對上述建議,民眾受訪一致贊成,紛紛指這能讓還未完全掌握好方言的初學者或不諳方言者,更能理解傳統地方戲曲的內容,使這傳統文化能傳承。

    他們感嘆,除了老一輩及中年一代會欣賞傳統地方戲曲,年輕一代甚少感到興趣,令他們擔心會漸漸失傳。

    2018戊戌年柔佛古廟眾神巡遊前一晚,虔誠善信前往行宮,膜拜祈求神明保佑。

    茂里占 首度參與

    擁有一半華裔血統的巫統地南區州議員拿督茂里占,週三首度參與在行宮舉行的舞龍舞獅點睛開光儀式。

    茂里占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其母親是華裔,但從小給巫裔撫養,父親是巫裔,而他所屬的籍貫是客家。

    他說,除了行宮是他第一次踏足,他多次參與柔佛古廟遊神活動,所以對華族傳統文化不陌生。

    茂里占透露,由于很多親戚都是華裔,每逢農曆新年,他會到親戚家拜年,相對地,親戚也會在開齋節到他家拜年,共享佳節。

    左:吳先生、右:鄭子輝

    孩子未能理解
    吳先生(40歲,技術人員)
    住在新山拉慶,從小就跟著母親膜拜,也會觀賞福建大戲。
    我的孩子只能掌握少許福建話,未能完全理解福建大戲。我覺得,豎立華文字幕,有助孩子學習方言,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吸引年輕人欣賞
    鄭子輝(49歲,經理)
    我是北干那那人,自2008年遷居新山后,每年柔佛古廟遊神,都會到行宮觀賞潮州大戲。
    由于5個不同籍貫大戲和表演一起演出,我們有時候難以聽到,表演者的唱戲內容。
    如果舞台有華文字幕是不錯的建議,這也可吸引不諳方言的年輕人欣賞,至少他們都能理解故事,才不會感到無趣。

    蔡如坤(左起)及郭喜娟每年風雨不改,今年則帶著孫兒,欣賞傳統大戲。

    帶孫兒一起來
    郭喜娟(56歲,書記)
    我和丈夫蔡如坤都是老新山人,即使遷到新山茂奧斯汀花園居住,每年柔佛古廟遊神,都會到行宮觀賞傳統大戲,今年則帶著孫兒一起來。
    我們在家都是以華語和孩子溝通,即使會方言,但在大環境下,還是常使用華語。

    農曆正月廿晚,多條祥龍在行宮點睛開光,人潮洶湧熱鬧。

     

    ↓↓相關新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