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到◢ 大年初六馬日 上班做生意大掃除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旺旺到◢ 大年初六馬日 上班做生意大掃除

    今天被視為“馬日”,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馬日古稱“挹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乾淨,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正所謂大年初六求順扔窮鬼。正月初六”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又稱“窮子”。

    其他地區和不同籍貫華人在今天的舊習俗:

    潮州:舊時家家戶戶都要吃“大錘”,“大錘”與“大堆”諧音,吃後表示新年財源廣進。

    閩西客家:農家多在此日開始下田耕地、做秧田,以示春耕開始;拜祭紫姑神(即廁神)。

    客家:大年初三就已經“送窮”了,今天要“挹肥”,清理廁所裡的糞肥,客家舊俗農家多在此日開始下田耕地、做秧田,以示春耕開始;清理或清潔完廁所等衛生場所後,客家婦女就會在該場所的門前點亮紅蠟燭或茶油燈,焚燒線香敬拜,在門楣或門框上粘貼紅紙表示吉慶。

    瓊海:喝一種素菜湯,這種湯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

    海南:從初六開始“行袍”,這是海南方言的說法,實際上是“迎神賽會”,就是把廟宇裡的菩薩或神靈請下神案,抬著到村里的各家各戶去放燈、驅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旺旺到◢正月十五 紅包可以拆了嗎?

    在眾多的過年風水習俗之中,小童最喜歡的風水習俗是甚麼?當然是長輩派“利是”。

    “利是”,也叫“紅包”,長輩一般會把錢幣放進這小紅封套內。

    依照過年風水習俗,結婚後的夫婦才需要派利是。而未結婚的小童,不但不用派利是,他們更有一種特權,便是收利是。

    風水玄學專家白鶴鳴指出,派利是的風水習俗,是一種祝福,在新的一年,做甚麼都順順利利。

    因為從前的風水習俗,認為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屬於過新年,所以親朋戚友派利是都會派至正月十五。

    而晚輩到了正月十六或之後才適宜拆利是,這是因為在正月十五或之前還有可能收到長輩的祝福,收齊了所有長輩的祝福,待正月十六才拆利是,等於收到及集齊所有長輩的祝福。

    此外,“派利是”還有一個較少人知道的意義,就是要每年提醒一次家族的人們,分清楚各人的輩份地位,因為,只有高輩份的人,才可以向低輩份的子孫侄兒們派利是,所以, 可以藉派利是提醒子孫們家族人士的輩份尊卑。

    但是,在兒童的心裡,並不一定瞭解“利是”背後的意義,他們只想知道“利是”內有多少錢,可以買多少入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才是兒童最關注的事情。

    不過,在長輩眼中,只要小孩開心,並不會計較小孩知不知道“利是”的意義,因為大人看小孩開心,自然而然自己也歡喜,所以“利是”可帶來正能量。正能量愈多,則能增強個人運程。

    因此,“派利是”不單是一個風水習俗,也可能是古賢想出來增強人門運勢的一個方法。

    資料來源:風水玄學專家白鶴鳴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