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年度風雲人物機器人!
(新加坡17日訊)無論外形或思維方式都越來越像人類的機器人,當選《亞洲週刊》年度風雲人物。有人預測,最遲到了2050年,機器人會成為人類的性伴侶甚至婚姻配偶,也有人擔心,機器人將失控並取代人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最新一期的《亞洲週刊》以“2017風雲人物機器人”為封面標題,認為機器人的發展在今年出現大飛躍。
其中,機器人“索菲亞”被授予沙地阿拉伯公民身份,成為首個獲公民身份的機器人;機器人DRC-HUBO也在韓國平昌冬季奧運聖火傳遞儀式上,完成全球首次機器人聖火接力。
機器人不僅一天比一天聰明,外形也愈來愈酷似人類,“戴上人面的機器人可以成為美女帥哥,以假亂真,將會發展成為人類的伴侶”。
報道也指出,人工智能機器人具有“強化深度學習的能力」,可累積更多知識和智慧。
例如,面簿(Facebook)的兩個聊天機器人在互相對話的過程中,創造出人類無法識別的語言。人工智能軟件AlphaGo Zero也在沒有人類指導下,通過不到24小時的自我博弈,在國際象棋、日本將棋和圍棋上獲得一流棋藝。
對此,《亞洲週刊》的報道提出“人類是否應該對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加以控制?機器人是否能稱之為‘人’?機器人會否在工作情感方面取代人類?”等問題。
觀點不一
報道也引述知名企業家和科學家的觀點,其中,特斯拉(Tesla)汽車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認為“人工智能是人類在召喚惡魔,是人類最大的生存威脅,也曾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相反的,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持樂觀看法。馬雲說:“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不到百分之十,百分之十創造出來的機器不可能超越人類。”
在新加坡,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也日益普遍,從餐館裡點餐、收碗碟,到酒店裡送毛巾、炒雞蛋,還有醫院裡動手術、送手術器材,到工業上的送貨、搬貨,甚至是政府部門在網站上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人工智能絕對是最值得關注的未來趨勢。
機器人任務
餐飲、酒店和醫療服務業,過去兩年陸續推出不同功能和造型的機器人。
儘管這些機器人未必具備人類外形,但能從不同方面取代人力,無論是收碗碟的簡單工作,或是解答病患疑問的複雜任務,都勝任有餘。
1. 收碗碟機器人
榜鵝大廈的口福食閣去年9月迎來三台收碗碟機器人,穿梭食閣,方便食客歸還托盤和碗碟。
收碗碟機器人的外形,與一般歸還托盤和碗碟的鐵架相差不遠,但多了一張LED屏幕“臉孔”,還會向食客“眨眼”。
2. 酒店機器廚師
由本地公司研發的酒店機器廚師,能輕易完成整個炒蛋過程,包括為平底鍋抹油、抓起雞蛋、敲碎蛋殼,以及把做好的蛋端到盤中。
國人日後在酒店享用早餐時,只需按下按鈕選擇想吃的蛋,機器人就會在三分鐘內現場做出香噴噴的荷包蛋、煎蛋包或炒蛋。
3. 點餐機器人
造型可愛的機器人“Pepper”,不僅能聽懂點餐指令,還能和顧客聊天,並回答一些簡單問題,譬如食物營養成分等。
Pepper由日本與法國共同研發,精通日語和英語,但它具備機器學習功能,能通過與顧客的交流,不斷改進語言識別功能,逐步掌握新加坡式英語。
4. 聊天機器人
名為myHEROsg的手機應用,能通過與病患聊天,協助他們決定到家庭診所或醫院急診部求醫。
該應用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的學生共同研發,旨在鼓勵非緊急病患先到家庭診所看診,以減輕醫院急診部的負擔。
5. 機器人工廠
土耳其第一家生產人形機器人的工廠,本月初在土耳其中部的科尼亞省投入運作。
廠方指早前已成功研發出能聽能講、備有嗅覺並懂得上網的新一代機器人「Ada GH5」。工廠將大量生產「Ada GH5」,並應用在展覽會、醫院、機場等場所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