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參與賑災救濟活動 抗日先賢路名紀念
【零秘密回顧】華裔先賢街道—第三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訊)新山市區以外的新村和鄉鎮地區,出現不少以華裔先賢命名的道路,唯這些名留街頭巷尾的有功先賢,幾乎都不是港主,而是地方上抗日份子或商人。
新山淡杯和班蘭皆有華裔先賢命名的道路,如淡杯區的拿督卓亞文路、陳合吉路和黃羲初路,班蘭也有鴻雲路、甘家璉和謝振傳路。
據《中國報》了解,班蘭的3名華裔先賢雖曾參與抗日賑濟活動,但確實曾落戶班蘭區,並在當地擁有龐大事業,以他們的名字命名街道,並不奇怪,
可是,淡杯區的3名先賢路名,都未顯示他們和淡杯發展有密切關係。
與淡杯發展沒關係
尤其是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新山最有名望的商人卓亞文,主要產業位于新山市區,住處在落戶新山市,可是,地方用來紀念他的路卻設在逾10公里外的淡杯新村二巷,令人摸不著頭緒。
據悉,卓亞文、陳合吉與黃羲初名字被命名為路名時,淡杯屬新村地區,當時日軍剛撤離,相信英殖民政府開發淡杯區時,通過鎮政府以新山聞人名字命名街道。
據新山華社元老洪細了解,黃羲初和陳合吉在淡杯沒有任何產業,相信是當時鎮政府欲以華人領袖命名街道,華裔議員便建議一些有功先賢名字。
有人說卓亞文命名的街道之所以設在淡杯區,是因為當時地方政府欲以新山區內受封為高級拿督的名人,命名新區道路,可是市區路名皆已有名字,拿督卓亞文路才會設在淡杯二巷。
記者觀察后,發現淡杯新村3條主要道路,都是以拿督名字命名,包括一巷的拿督莫哈末瑟路和三巷的拿督木都丹比路,甚至在新村不遠處的路段,也還有其他拿督的名字出現。
新山華人卓亞文
首位受封高級拿督
拿督卓亞文(原名卓天文)在新山發展歷史上,并非港主,但卻受到已故蘇丹依布拉欣器重,也是新山首位受封高級拿督的華人。
卓亞文是名實業家,福建人,當時在新山工作者多數為潮州人,福建人算少,卓亞文初期是經營雜貨舖,后來才從事承包商,曾獲英政府賞識,被委為柔佛議政局議員。
老一輩的新山人都知道卓亞文經營的雜貨舖招牌為“文榮號”,該店鋪位于依布拉欣路,即華僑銀行斜對面,曾被喻為新山最高建築物。
曾經住在文榮號樓上的卓亞文外曾孫梁開明坦言,他是參加華社活動后,才被前輩告知外曾祖父是開埠新山的偉人之一,之前不曾聽家人提及。
卓亞文共有5子2女,而梁開明的外婆就是卓亞文的長女,因卓亞文的幼子是名律師,在卓亞文逝世后,幼子將文榮號改成律師樓,在外婆引薦下,梁開明的父親到律師樓當文員。
“因為父親到文榮號上班,我們一家也搬到文榮號樓上居住,我依稀記得當年的文榮號是整條街上,唯一的三層樓建築物,我以前都是在家樓上看柔佛古廟的游神活動。”
搬家繁忙遺失牌匾
卓亞文生前故居文榮號是于1980年左右被拆除,卓家后裔居住至拆樓時才離開,而后裔當時因搬家過于繁忙,未將屋內牌匾一併搬走,當卓家后裔返回文榮號尋找牌匾時,全數已不見蹤影。
梁開明指出,小時候在文榮號內看過一個金色牌匾,該牌匾寫著“卓亞文受封高級拿督”,長大后才有長輩告知,外曾祖父是新山華社首個受封高級拿督的華人。
“文榮號被令拆除時,我們一家才搬走,家人曾回到故居欲取回屋內的3個牌匾,即文榮號招牌、飯廳的“義氣”牌匾和外曾祖父受封高級拿督的牌匾,可惜這些牌匾已不見所蹤。”
梁開明希望當年取走有關牌匾者,將牌匾捐出給新山中華文物館存放,以讓后人有機會見到這些珍貴牌匾。
卓亞文在新山除了是名實業家,他對社會上也是盡心盡力,他于1922年發起成立柔佛華僑公所組織,並且也曾擔任福建會館總理,同時他熱心教育,對寬柔發展貢獻良多。
新山華小首倡者
黃羲初巷紀念黃羲初
在淡杯新村里有一條路叫做黃羲初巷,它是用來紀念“新山華小之首倡者”和“寬柔學校之保母”黃羲初。
黃羲初是于1885年在新加坡出生,其父為新山早期著名建築商,專門承包政府建築工程。
黃羲初于8歲返回中國接受教育,23歲留在新山繼承父業,中年后也曾經營橡膠種植業。
黃羲初熱愛教育,1910年設立育才學堂,之后更努力協助創辦寬柔,寬柔學校于1913年成立,而他則擔任董事部要職長達四十多年,他對華人教育絕對有莫大貢獻。
據了解,新山義興公司是于1919年被令停止運作,潮幫人所組成的椒蜜公局原爭取義興公司的存款,黃羲初當時就代表寬柔學校,要求義興公司將存款撥出作為教育基金。
若沒有黃羲初的實際行動,義興公司當時也不會將2萬令吉存款捐獻給寬柔學校。
黃氏除了在教育盡心,在華社活動也是不遺余力,更曾被蘇丹依布拉欣爵士封賜PIS有功勳章,新山中華公會也曾推舉他為華人有功人士之一。
陳合吉一家九口遭屠殺
陳合吉路位于淡杯新村內,該路是用來紀念日治華裔壯士陳合吉,其一家九口皆慘遭日軍屠殺。
根據吳華編著的《新山今與昔》記載,陳合吉出生于1890年,17歲就到南洋發展,20歲曾返回中國故鄉,之后又南來新山。
陳合吉在新山曾開過一間雜貨店,店名為“陳合興”,生意鼎盛,原本生活順遂,但因盧溝橋事變(也稱七七事變,即中國抗日戰爭于1937年7月7日全面爆發),陳合吉因而擔任上新山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委員會主席,因而備受日軍關注。
日軍于1942年侵入大馬時,追捕籌賑會職員,陳合吉就名列榜首。
新山華社元老洪細俤透露,陳合吉就是在日軍侵入時期,被日本軍捉走,之后連其一家九口一併處死,另外還有一些陳合吉的傭人和親友也是遭毒手。
據悉,陳合吉被日軍逮捕時曾向人透露,日軍曾要求他開鎗射擊同胞,但他以不懂得開槍為由拒絕。
陳合吉和家人最后還是被日軍殺害,根據記載,陳合吉遺骨是于1947年被挖出,他的夫人憑金牙和手錶確認身分。
陳合吉曾任寬柔學校總理、柔佛華僑公所總理、柔佛潮州八邑會館總理等,他也曾獲蘇丹封賜準拿督勳銜。
淡杯區華裔先賢路(中巫譯名)
拿督卓亞文路--Jalan Dato Toh Ah Boon
陳合吉路--Jalan Tan Hack Kiat
黃羲初路--Jalan wong hee choo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