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寻味】坚持用木柴生火烤熟 瓮窑鸡 没得顶!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村寻味】坚持用木柴生火烤熟 瓮窑鸡 没得顶!

    用铁枝将瓮窑鸡支撑起来,卖相也加分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村名字: 亚逸文满新村
    店名: 古来瓮窑鸡(C-48 Jalan Air Bemban 5,Air Bemban Johor.)
    售卖美食: 瓮窑鸡
    营业时间: 每逢週五至週日,傍晚6时至晚上10时30分(只招待预定顾客)

    报导:谢心昉

    摄影:张来星

    (古来6日讯)好吃瓮窑鸡就藏在古来亚逸文满新村!


    (本报张来星摄)

    居住在古来区的民众,多数都知道亚逸文满新村内有一道著名美食,那就是古来瓮窑鸡。

    亚逸文满新村村长陈汉玉日前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就揭露,该村最著名的美食,就是“古来瓮窑鸡”。

    除了招牌瓮窑鸡,老闆也售卖瓮窑烧排等其它美食。

    餐馆名字之所以取名为“古来瓮窑鸡”,是因为瓮窑鸡就是该餐馆的主打菜,同时,业者上菜时,还会将烤熟的鸡用铁枝支撑起来上桌,让整道美食的卖相加分不少。

    古来瓮窑鸡老闆刘浚发(57岁)早前从事相馆生意,但因为该行业渐渐没落,所以只能结束相馆生意。

    刘浚发:古来瓮窑鸡在村内经营约3年了。

    他说,因为以前家裡是做建筑行业的,所以会做灶炉,于是就在家中打造一个灶炉,研究鸡肉美食,接著尝试经营饮食业。

    他指出,起初自己是在哥打丁宜开餐馆,后来搬迁到茂奥斯汀花园,最后才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亚逸文满新村营业,并且至今在该村卖瓮窑鸡美食已约3年。

    位于亚逸文满新村的古来瓮窑鸡,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美食。
    古来瓮窑鸡每週五至週日才有营业,仅招待预订顾客。

    “为了煮出美味的瓮窑鸡,家中的灶炉算是一改再改,而且我们坚持用木材生火,以让材火烤熟鸡肉。”

    他提到,瓮窑鸡是将全鸡浸泡在五香料水约2小时,再放入灶炉内烤25至40分钟,因为使用材火烤,所以鸡肉熟度均匀,加上特制酱料,味道更好。

    陈汉玉:瓮窑鸡实在“没得顶”。

    对于自家新村的美食,村长陈汉玉竖起大拇指称,瓮窑鸡的美味,实在“没得顶”!(粤语,意喻好极了,没有其他可以相比)

    古来县新村发展官曾友友也对该店的瓮窑鸡讚不绝口,称该村的瓮窑鸡绝对是色香味俱全,是当地很出名的佳餚,而且只有预订才能吃得到。

    瓮窑鸡以材火烤25分钟至40分钟,才能让鸡肉熟度均匀,口感美味。

    俗称29碑 人口3000

    【亚逸文满新村简介】

    亚逸文满新村人口约有3000人,早前多数以种植油棕为生。

    陈汉玉受访时指出,该新村人口约3000人,以前多数村民是靠种植油棕为生,现在可能有些不同了。

    亚逸文满新村人口约有3000人,主要以种植油棕为生。

    另外,亚逸文满新村内有一所华小,名为“万邦学校”,在50年代初,亚逸文满因紧急法令而被围成新村,早前的公立培德学校在搬迁至亚逸文满新村后,在1954年改名为“万邦学校”。

    此外,位于古来29哩路段的亚逸文满新村,一直被俗称为29哩或29碑,位于联邦大道旁,在仍未有南北大道时,依联邦大道而建的亚逸文满新村当时是许多长途罗厘司机的休息站,曾热闹一时。

    蔡克修

    面子书看到介绍

    蔡克修(42岁,销售经理)

    我是在面子书看到古来瓮窑鸡的介绍,所以带家人来尝试。

    我觉得这裡的环境不错,服务很好,招牌瓮窑鸡也很美味,以后会介绍朋友来吃。

    王雅诗(左起)和林文玲

    前一天先订好位

    王雅诗(55岁,家庭主妇)和林文玲(家庭主妇)

    我们是因为朋友介绍而来的,朋友们都说这裡食物很好吃,所以我们也来尝试。

    因为只接受预订,所以我们在前一天就先订好位子,除了瓮窑鸡、瓮窑烧排和瓮窑盐烤尼罗红也很美味。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新村寻味】汤头清甜够味 面粉糕让食客回味无穷

    武吉仕砵新村竞葲茶餐室的面粉糕汤底好味,面粉糕有嚼劲。

    报导/拍摄:白宁馨

    新村名字:武吉仕砵新村
    店名:竞葲茶餐室(17,Jalan Sultan, Bukit Siput)
    售卖的美食:面粉糕(又称面粉粿)
    营业时间:早上11时30分至下午3时30分

    (昔加末5日讯)好吃面粉糕,隐藏在武吉仕砵新村!

    武吉仕砵新村有一间茶餐室,名为竞葲茶餐室,而这里就有一摊面粉糕(又称面粉粿),深受村民们喜爱,甚至等上半小时,村民也不介意。


    (本报白宁馨摄)

    来自霹雳州的蔡慧菁(54岁)一直都喜爱烹饪,所以于1998年在武吉仕砵新村的竞葲茶餐室,经营面档生意,售卖各类面食。

    不过,受大部分村民推荐的是她煮的面粉糕,就连该新村村长黄锦佳也称蔡慧菁煮的面粉糕是下足功夫,吃后会让人,竖起拇指赞好。

    蔡慧菁会先将面粉团弄成片,用塑料袋包裹以免长时间曝露吹风变质。

    据观察,蔡慧菁基本上还未营业前,就已有不少村民或食客前来光顾,并等待她开始营业。

    蔡慧菁告诉《中国报》,她是客家人,所以用你客家传统煮法,煮面粉糕,顾客多数尝过她的面食后,都会再回头光顾,也有顾客介绍亲友来这里吃。

    蔡慧菁用猪骨和一大袋的江鱼仔熬汤,汤底下足功夫。

    她在烹煮面粉糕时,每个步骤都很讲究,汤底是用一大袋江鱼仔和猪骨,慢火熬煮3小时,才能搭配面粉片烹煮。

    据悉,该面粉糕的卖点,就在汤头总能让食客喝到清甜、够味。

    此外,蔡慧菁每天傍晚都会搓揉超过10公斤的面团,再切成一片片,分装入不同的袋子,以便隔天备用,而这筹备过程,就必须每天耗费2小时。

    食客可依据喜好,选择加配料。

    “面粉糕片必须用袋子包裹好,不能长时间吹风,否则口感会变差。”

    蔡慧菁说,面粉糕烹煮的配料还包括马尼菜、鱼肉丸、自制肉片和炸江鱼仔,顾客也可以依喜好加配料,如酿豆腐、鸡蛋、腐竹片等。

    她透露,除了面粉糕,顾客也会偶尔换口味吃干捞面粉糕和咖喱面粉糕。

    蔡慧菁以客家传统煮法烹煮面粉糕。

    “其实以前每户家还在使用柴火煮饭时,是用大锅煮着汤底,将一片片面粉糕贴在锅边,锅边热气会导致面粉糕变干后,自动掉进汤里煮熟,古早味道让人回味。”

    她指出,现在使用的煤气炉已经无法煮出像用柴火大锅煮的一样味道。

    俗称“红牌”的武吉仕砵新村,以客家人居多,也售卖许多客家美食。

    俗称“红牌”   人口超过万5

    武吉仕砵新村俗称“红牌”,如今新村包括花园区的人口超过1万5000,当地只有一所华小,就是思朴华小,如今已有90年校史。

    黄锦佳指出,该村早期有一名华裔先贤彭登仕热心帮助彭姓族人,以致许多彭氏人士南迁至该新村,所以新村的彭姓居民居多。

    “这里很多居民是客家籍贯,甚至有印裔居民耳濡目染,学会说客家话,而且本村有很多好吃的客家美食如擂茶、酿豆腐。”

    他指出,新村居民大部分是务农,靠油棕、橡胶或种菜为生,不过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或新加坡发展。

    黎玉娟

    曾经等过半小时

    黎玉娟(46岁,特殊中心管理员)

    我是在朋友介绍下,品尝这里的面粉糕。

    现在就连孩子也想要吃这里的面粉糕,所以我就会过来打包。

    这里的面粉糕顺口香滑,汤很清甜。

    平常很多人来吃面粉糕,有时午餐时间会排长龙,我曾经等过半小时,才吃到面粉糕。

    彭文辉

    时常和朋友来吃

    彭文辉(70岁,武吉仕砵篮协主席)

    我时常和朋友来吃,也喜欢这里的面粉糕,因为老板娘态度认真,煮的面粉糕好吃,汤香甜,而且价格便宜。

    午餐时间,很多新村外的工作人士、工厂员工和家长学生们都会来吃。

    彭菊如

    孩子几乎每天吃

    彭菊如(41岁,家庭主妇)

    板娘煮的面粉糕有家的味道,我时常和父母、孩子来这里吃,也会推荐给朋友。

    我从10多岁开始就吃这里的面食长大,孩子也是几乎每天来吃,我的妹妹从新山、吉隆坡回来,都会来光顾。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