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人头条】保留历史文化 凸显多元特色 中文路牌几时重置?
(昔加末6日讯)昔加末亚罗拉新村中文字“被消失”的路牌,迟迟未重置,华社领袖促请政府听取民意,积极着手处理,保留历史与文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昔加末亚罗拉新村路牌的中文路名“被消失”风波于去年10月发生,当时为了更新市议会标志而更换路牌,剩下马来文和爪夷文字,涉及4条道路包括拿督沙益阿都卡迪路、拿督哈芝莫哈末诺路、三苏路和阿都阿兹路。
柔州地方政府、城市和谐及环境委员会主席兼利民达区州议员陈正春当时与昔加末市议会主席交涉后,宣称将重置有中文字的路牌,但至今无下文。
此外,地方政府在12年前更换5条损坏的路牌时,已没有中文路名,即尤索阿都拉曼路、沙林路、谢后炎路、菊花路和玫瑰路。
至于彭江海路、谢振群路和银旺路路牌原本在2013年也设有中文路名,后来3条路被指属于公共工程局管辖范围,因而中文字随后被撤下。
面对部分中文路名逐渐消失的现象,华社领袖希望政府积极处理,保留该新村中文路名。
他们指出,早在英殖民时期的路牌,就设有中文路名,当时方便南来华人辨认地方,而且本地有些路名是取名于地方闻人名字,若保留到现在是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他们说,拥有三语言包括中文字的路牌能凸显我国多元的特色,却不知何时各地路牌在更新后,不见中文路名。
“如果中文路名能保留至今,加上我国推广旅游业吸引外国游客尤其中国游客到来,也间接为他们带来便利。”
至截稿为止,记者尚无法联系上陈正春,对此回应。
管委会申请 保留和重置
公正党昔加末市议员彭志强指出,亚罗拉乡村管理委员会将向昔加末市议会提出申请,保留和重置该村路牌中文路名。
他透露,昔加末县只有该新村拥有中文路名,他从今年初曾3次向市议会要求保留中文路名。
“市议会去年为更换新标志而更新路牌,后来经过陈正春交涉后,停止继续拆除其余含中文字的路牌。”
彭志强回复《中国报》的询问指出,如今他与该委员会和市议会商讨,将通过该委员会致函市议会,申请保留和重置含中文字路牌。
“该委员会短期内也将在现有路牌,增添中文路名,待市议会批准后会尽快执行。”
彭志强说,该委员会也要求当局往后更新路牌时给予通知,以免中文路名再被撤下。
他指出,希盟执政后,仅4条路的路牌被撤换,反观其余道路的路牌,是在国阵政府执政时被撤换。
昔市会将向大臣请示
昔加末市议会主席莫哈末马斯尼说,市议会将向柔州大臣拿督沙鲁丁嘉马或柔州政府,请示重置含中文字路牌事宜。
他发文告说,由于早前亚罗拉乡委会向时任柔佛州务大臣拿督阿都甘尼特别要求,而获得批准增设中文路名,并由乡委会自费。
“市议会在2018年马来西亚道路档案系统计划下,是根据柔州政府条规,即含马来文和爪夷文路名的路牌规格设立。”
莫哈末马斯尼说,基于地方政府机制和市议员参与的考量,有关申请必须先在昔加末市议会会议上讨论。
“一旦市议会获得州政府批准,市议会将与乡村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协调。”
路牌若完好不必换
昔加末华人福利会会长拿督刘晋铨
我建议如果路牌还完好,就不必更新,保留中文字,是方便不谙马来文的老一辈,认得各道路路名。
村长、市议员和州议员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市议员们也要争取保留该新村的中文路名,以免政府官员得过且过处理此事,进而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误解。
方便国外游客辨认
昔加末华人机器公会会长丹斯里陈孟通
历史不能被更改,路牌含中文字是在英国殖民地政府时期就已存在,当时华裔南来居住此地,路牌就有爪夷文、中文字和英文字。
我希望含中文字的路牌得以保留,这已属于历史和文化一部分。
而且,我国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有中文字的路牌也方便国外游客辨认。我促请政府听取民意。
新村必须争取保留
昔加末吴氏公会会长拿督吴胜华
亚罗拉新村是最多华人的新村,应该维持和保留中文路名,这样会增加华社对政府的好感度,同时显示我国三大民族的特色。
原本该村拥有华文路名,但最后不知何故被取消。
我认为,凡是华人新村一定要努力争取保留华文路名,不能放弃自己的母语特色。
遗憾没拍下旧路牌
昔加末刘氏公会会长刘金振
我从小在该新村长大,并在1978年经营生意,店铺前的路牌更换多次,不知不觉中,路牌的中文名已被消除。
现在我没有留下早期路牌的旧照,觉得有些可惜。
新村大部分居民是乐龄人士,不会马来文和爪夷文,希望村长与市议员听取民声,将此问题反映到当局,保留下中文路名。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