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新元标下“倒霉摊” 摊主迟迟未做生意
(新加坡11日訊)循环路“逢做必倒”的摊位找到新摊主,摊主以每月35元(105令吉)的超低租金顶下摊位,但迟迟不开档,让人纳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个摊位在循环路第79座的小贩中心内。根据国家环境局网站,一名蔡姓小贩今年3月底标得摊位。
记者星期天(5日)走访小贩中心时却发现,该摊位仍未设招牌,铁门也还是拉下的,摊主显然还没开业。从旁边望进去,除了水盆,摊位里空空如也,一件厨具也没有。
旁边烧腊档小贩何女士(60岁)受访时说,她和其他摊贩都听说有人以35元的超低价顶下摊位,“但很奇怪,从3月底到现在,从没看到摊主来过。”
肉挫面摊主阿雄(40多岁)则说:“可能他想出租摊位吧,换做我用35元标到摊位,肯定不自己做。”
据该处摊贩透露,这个摊位有一个“逢做必倒”的传言。
有人三天内停业
经营卤面摊超过40年的摊主吴永娥(60岁)告诉记者,从来没见过顶下“倒霉摊”的摊主,做超过一年。
何女士透露,最短的开档纪录是三天内停业。她说:“上一个摊主大年除夕开业,初二之后我就没再见过他。”
食物太怪太贵
附近摊贩透露,“倒霉摊”前摊主卖的东西不是太怪,就是太贵,难以吸引客人,因此总是无法做长久。
何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循环路工作九年,看过太多摊主犯新手错误,比如把食物价格定得太高。
她说:“曾经有个摊主,在这里卖大头虾面,每一碗8元、10元(24令吉、30令吉)的卖。在小贩中心卖这样的价格,很难维持长久,他做一年就‘闪人’了。”
何女士说,另一个令她看了摇头的新手错误,就是卖的食品味道太怪,不符合本地食客口味。
她说:“有人卖过豆浆拉面,想到都觉得味道怪,谁敢买?他做没几个月也撑不下去了。”
摊主望生意好转
新居民最近开始入住循环路小贩中心附近的政府组屋,摊贩表示,有了新的人潮,生意有望变好。
大部分在循环路小贩中心营业的小贩,每个月都得支付比35元高很多的租金。
几名摊贩就表示,他们月租都在1200元左右。不愿具名的摊贩说:“这还不包括水电费、清理费,全都加起来,每个月的成本少说也是2000多元起跳的。”
逐年下降的人潮对小贩们来说,因此增添不少生活压力。
不过,本月初已开始有新居民入住循环路小贩中心附近的组屋。
对此,吴永娥说:“这或许是一次转机,多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意有望好转。”
食客盼选择更多
受访公众大多喜欢循环路小贩中心内所卖的美食,但不少食客反应,希望小贩中心内的选择能更多样。
几名摊贩告诉记者,比起约10年前,循环路小贩中心内的客流量明显减少。
一些公众则表示,相当喜欢循环路小贩中心的食物,显然食物的品质不是食客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公众黄哲羽(30岁,微生物学家)说,小贩中心内食物廉价味美,虽然他住在西部,但经过循环路时,都会到那里用餐。
老街坊郑明杰(42岁,公务员)受访时说,从小住在循环路一带,是循环路小贩中心的老顾客。
“这里的美食确实好吃,但可能少了能吸引年轻人潮的食品,如果选择更多样化一些,可能会吸引更多人来光顾。”
文/联合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