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举人葬古来旧义山 曾孙玄孙每年拜祭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清朝举人葬古来旧义山 曾孙玄孙每年拜祭

    杨新华(蹲者左2)几十年来都会带着家人祭拜曾祖父杨子如。

    报导/摄影:刘彦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古来31日讯)将近百年历史的古来华人旧义山故事丰富!古来华人旧义山发现中国前清光绪年间举人杨子如的坟墓,其曾孙及玄孙每年都到太祖父坟前祭拜及扫墓,纪念先祖。

    中国前清举人杨子如的曾孙杨新华(66岁)昨日上午举家成员上山扫墓,接受《中国报》采访指出,杨子如是他父亲的祖父,也就是他的曾祖父。

    他说,他刚出生不久,曾祖父就过世,葬在华人旧义山已经64年,其父母也已经过世。

    “不过几十年来在父亲的带领下,每年都会到曾祖父的墓地扫墓,让下一代了解及纪念曾祖父的事绩,同时也教导下一代的儿子及孙子要饮水思源,不可忘本。”

    杨新华:曾祖父杨子如是前清光绪年间的举人。

    他指出,根据他父亲告诉他们,曾祖父杨子如年轻时从中国来到马来亚谋生,后来就搬到古来沙令新村。

    “据父亲说,曾祖父祖籍广东惠阳,在清朝光绪年间曾经在科举考试中考中举人,文学根底很深。”

    他说,曾祖父当年的书房还留下许多线装书及文房四宝,当年曾祖父也经常为同乡写信寄回乡下,同乡凡是有什么不懂的,都会问他。

    “我们每年都会带着曾祖父的第四代及第五代的子孙前来扫墓,不过这次来扫墓的只有玄孙,小一辈的没有前来扫墓。”

    戴先生(左2)与家族成员祭拜及缅怀祖父母。

    戴先生(57岁)也跟家人到古来华人旧义山祭拜祖父及祖母的坟墓。

    他说,每一年他都会与堂兄弟到来扫墓,共同缅怀先祖。

    “我们每年都会与家族成员相约,到祖父母坟前打扫及祭拜,这已经成为传统。”

    陈光成(左3)与兄弟及儿孙在父亲的墓前祭拜。

    一起扫墓 增进家庭凝聚力

    家庭成员一起扫墓,也增进家庭凝聚力。

    许多家庭把清明节扫墓当成是“家庭日”,在外地或外国工作的家族成员也会回来相聚,有些甚至是三代及四代同堂,增进家庭的凝聚力。

    特地从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带着家人到古来华人旧义山祭拜父亲的陈光成(75岁)就是一个例子。

    古来华人旧义山拥有近百年的历史,许多故事有待发掘。

    陈光成指出,他是古来人,他在很小时候父亲去世,后来全家就搬到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定居,并在当地经营餐馆。

    他说,由于父亲葬在古来华人旧义山,每一年都会带着家人从马六甲回到古来扫墓。

    “我们希望向下一代灌输饮水思源等传统价值观,让下一代了解清明扫墓的意义。”

    陈光成也是马接峇鲁新村华小董事长、马接峇鲁海南会馆主席及红新月会龙狮团主席。

    曾宪庭:清明节扫墓有助于加强家庭凝聚力。

    沙威人也葬沙令义山 

    除了沙令居民的先人葬在沙令华人义山,其实早期加拉巴沙威有许多居民的先人也葬在该处。

    加拉巴沙威居民曾宪庭(70岁)的家族成员,每年都会到沙令华人义山祭拜父母亲。

    曾宪庭说,每年清明时,家族成员不论在外国,或在外地,都会回来扫墓。

    “我们本着向下一代灌输饮水思源的精神,带着下一代祭拜父母亲的坟墓,缅怀已故先人。”

    他指出,清明节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了家庭日,加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

    A曾宪庭及家族成员在沙令华人义山祭拜父母亲的坟墓。
    曾家的孙辈在先人的墓地上撒五色纸。

    ⬇⬇ 相关新闻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