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安20年前接手传承习俗 越拜越隆重 年花逾万
报导:沈俊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峇株巴辖13日讯)外婆传承拜天公习俗,沈志安自20年前“接手”拜天公,越拜越隆重,平均每年花费逾万令吉“拜天公”,今年更请来道士主持诵经,带领家人朋友向天公祝寿。
住在峇株巴辖巴力依曼的峇株巴辖云詔东会馆董事沈志安(51岁,从事製衣业),从小看外婆曾淑娇及母亲黄庭秀(83岁)拜天公,耳濡目染下也学会拜天公的传统习俗。
(本报沈俊荣摄)
1999年起,沈志安开始在巴力依曼老家负责拜天公工作,更把这项习俗传承给儿子,延续至今已传承至第4代。拜天公对他们而言,不只是向天公祈求平安的仪式,更是一项值得代代相传的重要习俗。
沈志安说,早期外婆拜天公较简单,主要供奉3杯茶、3杯酒、五果(水果)、五粿(糕粿)、五牲(鸡、鸭、猪、鱼及肉卷),但12年前开始,他把拜天公仪式做得更盛大。
今年拜天公,除了奉上5杯茶、9杯酒,沉志安更準备12样水果(桔子、香蕉、柿子、石榴、桃、佛手、枇杷、葡萄、梨、柚子、苹果及年柑)、12样素料(包括6样斋料及6样糖果)、五谷(黑豆、红豆、黄豆、白豆及绿豆),还有五牲、烧猪、发糕、麵线、红鸡蛋、特製的天公寿包、五寿糖等。
他也在天公座前奉上一瓶高粱(白酒)及两瓶洋酒,还有贴上“缘钱”的熟地(中药),这个圆形片状的熟地在拜完天公后,可让家人收在钱包,保佑工作顺利、财源广进。
沈志安拜天公的供桌是铺上黄布的“三界台”,天公座摆放位置是面向家中大门口,通常最上一层是摆放素料及主要供品。
连续15天 熬夜折金纸
拜天公少不了斗灯及疏文,沉志安还连续用了15天,每晚熬夜折金纸敬拜天公。
沈志安花了逾2000令吉,找了7间金纸店,购买各种不同的金纸、寿金及天公金,自己一个人用了15天,每晚约9时开始折金纸,往往折到凌晨3时至5时才休息。
“我请人特製5个‘天公桶’,并自製18个‘天公袋’及8个‘八宝盆’装金纸,在大年初八下午3时开始摆设供品,直到晚上9时才摆设完毕。”
沈志安说,今年是第4年使用疏文,至于斗灯则由道士张伟典準备。
张伟典说,疏文是上奏给天庭的正式文件,疏文内容主要是感恩天地,并祈请玉皇大帝大开洪恩,宽赦一切过错,保佑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作為祈福用途的斗灯,有一把尺、剪刀、镜子,代表一家团圆(‘剪’在福建话与‘家’同音),再加上点燃的油灯,就象征金、木、水、火、土。”
张伟典说,拜完天公后,斗灯可放在家中神台3天、5天或12天,过后斗灯里的白米可拿来煮食,其他一些用品可以明年再用,避免浪费。
烹煮大餐 邀朋友一起拜
天公诞也是朋友聚会,沉志安每年都会烹煮肉骨茶及猪脚醋,邀请朋友一起拜天公。
沈志安说,他曾在2004年到台南泰安宫,考察拜神的各项仪式,也参考各地拜天公方式,对拜天公有一定心得,但从不“藏私”,不仅乐于跟朋友分享,每年也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到家中拜天公。
“我已连续5年自己烹煮食物,今年买了3.5公斤排骨及猪尾煮肉骨茶,另买了3公斤猪脚煮猪脚醋,让朋友吃饱饱,再一起喝酒聊天,然后拜天公。
沈氏说,曾有一年,约50名朋友上门拜天公,有时拜完天公整理供桌,还继续喝酒聊天闹通霄,收拾到来可能已是隔天早上8时。
沈志安拜天公前,会用石榴枝沾水绕供桌“洒净”,也会用甘文烟燻香,再用香水喷“香香”,以示庄重。烧金纸前,则会用1个多小时把金纸排列整齐,再点火燃烧,一点都不马虎。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