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人头条】好险!中文路牌险不保 州议员出面.市会允重置
独家报导:白宁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点:亚罗拉新村
(昔加末20日讯)市议会更新新村路牌,亚罗拉新村的中文字路牌险“被消失”,所幸州议员出面解决,市议会承诺重新装置有中文路名的路牌。
村民于近日发现村内一些路牌被换新,并且新路牌没了中文路名,剩下马来文和爪夷文路名,令村民深感担忧全部中文路名将被“消除”。
根据村民略算,目前已有4个路牌被换,即三苏路、阿都阿兹路、拿督哈芝莫哈末诺路和拿督沙益阿都卡迪路。
据悉,昔加末各新村在90年代皆有中文路名,之后统一成马来文路名,而亚罗拉新村乡委会于5年前的大选前,向时任柔州务大臣要求增设中文路名路牌,并获当局批准。
当时彭江海路、谢振群路和银旺路四周范围内约18条路,由该乡委会出资约1000令吉,在路牌保留的空位填上中文路名,成了昔县唯一有中文路名的华人新村。
为长者带来方便
行动党利民达区州议员陈正春认为,中文路名能为村民尤其年长者带来方便,当局在更换路牌事宜上,可伸缩性处理,并针对此事与市议会主席交涉。
据了解,在陈正春交涉后,昔加末市议会主席莫哈末马斯尼日前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该会在陈正春支持下,将指示承包商重新装置有中文名的路牌。
他指出,路牌更新工作是在2018年大马道路档案系统计划下的重铺道路工程内,目的是更新路牌上的昔加末市议会新标志,而目前州政府标准和规格尚未允许路牌设中文字。
他解释,含马来文和爪夷文路名的路牌是根据柔州政府条规设立,路牌规格的任何改变,都须州政府指示和批准。
“市议会需要州政府方面支持,而陈正春已给市议会支持信,我们会呈交国家审计局,而亚罗拉新村内至少有10个含中文路名的路牌。
他说,该村会有中文字路牌,起源是当地华社早年前向前州务大臣拿督阿都干尼提出,并得到后者口头批准设立。
中国亲友寄信也便利
早期昔县的新村路牌都设有中文字路名,相当便利,甚至中国亲友寄信到新村,邮件都可顺利寄到收件者手上。
受访村民指出,昔县新村的中文字路牌,是在多年前才被换成只有马来文路名的路牌。
“本村的路牌,也是几年前才换成有了3种语言,即华文、马来文和爪夷文,但也有部分路牌没有中文名。”
他们指出,现在最新的路牌除了更新市议会标志,也只留下马来文和爪夷文字,令人不解,也深觉不公平,因爪夷文字不是每个人都会,包括巫裔只有学习过的人,才看得明白。
村民们说,本地许多新村早已没了中文名路牌,所以该村的中文名路牌应被保留下来。
“许多年长者都不会马来文,而且我们阅读报章写的路名时,就能马上知道地点在何处,因为译名和马来文路名字音是有差别的。”
他们也认为其他华人新村也应该恢复中文路名路牌,凸显华人新村特色。
陳正春:華裔村民多
應保留中文路牌
陈正春支持亚罗拉新村保留含有中文路名的路牌。
他指出,亚罗拉新村是当地最大的华人新村,华裔村民众多,既然原本路牌已有中文路名,理应在新路牌上,将之保留下来。
他认为,有中文路名的路牌,将可让华裔容易记得路名,若有外地亲友来访亚罗拉,村民若不会马来文,也能告诉亲友中文路名,方便到访者。
如今打回原形
黄诗顺(63岁,春秋慈善社管理员)
2天前从本社望出去,才发现社前的路牌已更换,并且剩下马来文和爪夷文字路名。
我在此任职有12年,见证从没有中文路名的路牌直到有,现在又再打回原形,不明白为何一直改变。
我认为在华人新村,就应该要有中文路名。
3大語言尤佳
李亚烈(65岁,机器工程业者)
亚罗拉中文路名不能被抹灭,人民代议士应争取在每个华人新村增设中文路名路牌。
为了各族村民们的方便,路牌最好有华、巫、印3大种族的语言,凸显我国多元色彩的特色。
易為遊客指路
王礼福(80岁,退休人士)
亚罗拉只有部分道路有中文路名,这些仅有的中文路名不可“被取消”。
武吉仕砵有很多年长居民不谙马来文,政府若增添中文路名路牌,将为居民带来方便,也容易为游客指路。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