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代表一切”运动惹争议 博士生自揭小六是低分生
(新加坡17日讯)小时候因无法融入学校环境,让林育全对学习不感兴趣,结果在小六会考时只考到124分。但他没有因此气馁,反而继续追求自己的喜好,如今更是获得奖学金考获博士学位,在A*Star做研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林育全博士(33岁)目前在新加坡皮肤研究院担任研究伙伴(Research Fellow),他在上个月小六会考前夕参与了“成绩不代表一切”(Life Beyond Grades)运动,出示自己当年小六会考的成绩。他希望能借此运动告诉一些因考试成绩把自己逼得太紧的学生,以及给予孩子太多压力的家长,不要把考试成绩当成最终目标。
他念小学时非常害羞,不愿和别人交流,这也让他对一切与学校有关的事物不感兴趣,包括学习和成绩。
班主任耐心教导
他之后因成绩不好被编入EM3源流后,遇到了让他印象深刻的班主任,才让他对学校有所改观。“班主任就像我们的母亲,非常有耐心,即使我们很顽皮又爱闯祸,她对我们仍像是对待亲生孩子一般。”
林育全说,他虽然在小六会考只考到124分,但这在当时EM3源流中已算是非常好的成绩,而他也是那年全国EM3源流的第一名。
“有些人听到我的小六会考成绩只有124分时,他们会感叹‘哇那分数好低’,但其实我们得意识到分数只是个数字。”
升上中学的普通学术班后,林育全得重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但这次他把精力全专注在学习上,但“从来不与被一般认为‘比较聪明’的快捷源流学生比较”。
他说:“我们知道自己和他们学习的一些科目是不同的,但当老师让我们尝试做一些快捷班的作业时,我们也是能够完成的。我清楚知道我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因此无需在乎比较。”
华文成绩差 难入初级学院
林育全因华文成绩不好,无法报读初级学院,但过后从理工学院升上南洋理工大学修读生物学,并在英国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考到博士学位。他的本科和博士教育都获得A*Star(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奖学金。
他说:“我从来没有想像自己会成为一名研究员以及成为研究员所需的成绩等,我只是在中学时期就喜欢大自然,所以才会想修读相关的科系,而慢慢就就走向了这个职业。”
“成绩不代表一切”运动 引争议
小六会考前夕发起的“成绩不代表一切”运动引起争议,有家长认为这是在误导学生,不必用功也能取得成功。
5名家长在上个月发起这项运动,旨在改变一些人不断追求卓越学术成绩的观念,并鼓励家长们专注孩子学术成绩以外的发展,不要过度强调分数。
有家长和网友认为,这是在错误引导学生,不用读书也能和参与运动的名人一样成功,也有人觉得单单鼓励学生追求梦想是不切实际的。
发起人之后在网站上解释:“这项运动不是在告诉青少年不用读书,或是可以偷懒或过于自负。我们坚信努力读书是重要的。”
他们也说,每个孩子的发展进度都不同,有些可能无法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但却有其他方面的才华,因此希望家长们也能注意到孩子的其他强项。
辅导员:发起运动不合时
受访辅导员认为,运动推出的时间不妥,若在小六会考成绩放榜后才推出,或能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飞跃社区服务主任凌展辉受访时说,这个运动在小六会考前夕推出,难免会对一些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他举例说,对于一些知道已无法考到理想成绩的学生,可能会因此放弃而不是在最后一分钟继续冲刺;而那些本来就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这也就能成为他们不读书的借口。
“在新加坡的大环境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人或有成就的社会人士,但运动主要展出这些名人的成绩及现在的成功,忽略了其中的奋斗过程,因而会给予一些错觉。”
凌展辉说,通过名人来鼓励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若能在小六会考成绩放榜后推出,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会达到更大的激励效果。
但他也指出这项运动对家长来说也是种安慰,毕竟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前途,同时也让家长知道成绩造成的压力会影响孩子身心,因此可通过这项运动教育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