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令鼓跨族連繫 馬中或攜手擴充申遺
專訪:廿四節令鼓創辦人陳再藩專訪
報導:吳菊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12日訊)具有30年歷史的大馬非物質文化遺產廿四節令鼓,未來馬中或會攜手擴充申遺,結合中國“廿四節氣”,共同申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廿四節令鼓是在2009年,列為大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若於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意味著闊別10年后,再度獲得認可,別具意義。至於中國的“廿四節氣”,已於2016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廿四節令鼓,是已故陳徽崇與陳再藩在1988年的共同創作,由一項《九鼓雷鳴》慶典開幕表演,漸漸演變為結合廿四氣節、書法與廣東獅鼓的廿四節令鼓。
廿四節令鼓創始人陳再藩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國家文化遺產局已透露,明年將提出這項馬來西亞和中國跨國“擴充申遺”的建議。
他說,廿四節令鼓是有很大機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能自設框架
他認為,廿四節令鼓不同舞龍舞獅,具有濃厚的華族色彩,它相反是一種鼓樂,更容易跨種族與跨宗教,在大馬確實吸引不少友族同胞,學習廿四節令鼓,在國外也不少不同國籍鼓手。
陳再藩認為,廿四節令鼓不能自設框架,必須走出華社、走向政府及友族,形成全民共有的音樂。
“我們過去都有與依斯干達發展機構及Think City有限公司合作,一項文化獲得的發展,必須獲得企業支持,以及政府配合。”
他指出,如今,廿四節令鼓已成為不少海外學生的博士及碩士論文撰寫題材,這些學生還特地飛到新山,參與鼓節觀摩。
積極爭取企業贊助
廿四節令鼓展望未來10年,通過知名企業家的贊助,計劃生產培訓教材,包括在廿四節令鼓大馬原鄉,首創廿四節令鼓分階段式的考試制度。
陳再藩透露,他們正積極爭取國內24家知名企業贊助,資助期為期10年,即每年贊助1萬令吉,意味著廿四節令鼓的未來10年,共有240萬令吉發展基金。
他指出,他們初步爭取Lavendar集團、海鷗集團及綠野仙蹤集團、店小二等支持,成為贊助人,以便未來展開培訓教練、架設考試制度及錄製作品。
陳再藩希望通過上述經費,每年可支持鼓團到海外進行交流表演。
他強調,廿四節令鼓的發源地在大馬,所以應由大馬開始,展開系統性地發展。
冀廿四節令鼓走向國際
打造廿四節令鼓,成為另一個“熱帶雨林世界音樂節”!
陳再藩說,砂拉越每年舉行的“熱帶雨林世界音樂節”,吸引世界音樂人集聚一堂,希望廿四節領鼓也成為另一個國際音樂節。
他說,2020年為柔州旅遊年,廿四節令鼓節及柔佛古廟游神,都將列入柔州旅遊年曆。
他強調,廿四節令鼓的原鄉在新山,所以未來繼續推動鼓節的豐富性,及提高它的知名度。
陳再藩說,剛過去的“第五屆國際廿四節令鼓節2018及中華杯大馬節令鼓精英賽”,新山市區的LED廣告版就有播放該鼓節的宣傳,這是很大的突破。
適逢今年鼓隊邁入30週年,馬來西亞廿四節令鼓隊協會將於10月20日,在雪州沙登舉辦“鼓宴”;以及12月8日及9日一連2天,在國家文化宮舉辦“243018”30年週年紀念鼓樂演奏會,這是廿四節令鼓首次踏入國家級劇院演出。
30年栽培逾3萬鼓手
“天下鼓手是一家”!過去30年,在全球12個國家及地區,總共栽培3萬多個鼓手。
陳再藩說,他最近才知道柬埔寨某校園,也成立廿四節令鼓隊,是由當地華裔成立,令他大為驚訝,
他估計,廿四節令鼓在國內外約300支鼓隊,但希望在中國建立“中國廿四節令鼓節”。
他希望廿四節令鼓滲透中國大學,若100所大學擁有廿四節令鼓對,其影響可是非常大。
陳再藩說,在中國創立“中國鼓節”,可讓中國鼓隊互相觀摩,目前中國有27支鼓隊。
另外,他說,為系統性收集各地鼓隊資料,他們用了3個月架設一個網平台,未來也會架設英文版本的平台,讓世界鼓手在共同平台互相溝通及分享活動訊息。
鼓隊從小學延伸至大學
廿四節令鼓在世界各地發芽,是具備其獨有的傳播模式,該鼓隊是從小學延伸至大學,使得廿四節令鼓在30年來,連貫性地持續發展。
目前,廿四節令鼓隊在全球有90支小學鼓隊、中學有120多支鼓隊及大學有40多支鼓隊。
陳再潘指出,廿四節令在過去30年來,成長相當快速,起因是廿四節令鼓深入校園,在本地深深紮根。
他說,海外的鼓隊多數由大馬籍留學生海外校園創立,他們或從小學或中學習鼓,之後在海外留學時創立鼓隊。
他說,目前來自中學的鼓隊都具備很高的水準。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