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間增建搬遷華小 按急需情況先后處理
(居鑾26日訊)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說,10+6華小增建和搬遷計劃在進行的同時,該部門也在處理另外10間增建和搬遷華小計劃,相信明年會完成一批華小的搬遷和增建工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她說,搬遷和增建華小計劃提升至現在的26間,是因為該部門發現有很多華小之前提出搬遷申請沒有通過,因此在重新審核后批准這些華小的申請。
張念群昨午在居鑾國會議員辦公室主辦的公民教育座談會召開記者會時,如此指出。
她說,教育部在今年獲得財政部撥款2000萬令吉,處理全國26間增建和搬遷華小的計劃,在妥善分配各別增建和搬遷華小所需的財政預算后,會優先處理急需搬遷和增建的華小。
“教育部會分出主次華小,不久后會公布那間華小會優先處理。”
她說,一些新的住宅區因為有很多居民,急需建設一間新的華小,舒緩住宅區附近人數爆滿學校的壓力,這些住宅區都是搬遷華小首要考慮的地點。
張念群說,明日會針對柔州所涉及的華小進行詳細研究,了解個別華小的迫切性,以安排好首階段的搬遷和增建華小工作。
該座談會另名主講人彭亨州行動黨丹那拉打區州議員張玉剛解說自己對公民教育的看法,認為公民教育不僅是局限在學校,而是需要通過體驗教學清楚了解公民教育。
講座會由行動黨居鑾區國會議員黃書琪特別助理王鑫業主持,受邀陪同者包括行動黨居鑾市議員黨鞭葉志明、居鑾中華中學前老師林田俊。
現場約有50名各年齡層民眾出席聆聽,在座談會上發表對公民教育的提問和看法,由主講人為他們做出解答。
讓年輕一代知道公民基本權力
張念群說,人們對公民教育的態度需要做出改變,才能通過公民課程培養對社會議題有批判性的年輕人。
她說,擁有批判性思維的年輕人對各項議題有獨自看法,以更成熟的思維和角度去看待公民權力,也更清楚自己在社會扮演的角色。
她說,公民教育也要一改前朝政府執政時所推行的服從指令,而是要讓年輕一代知道自己身為公民最基本的權力。
“我曾經在上歷史課時問老師,若首相濫用權力會如何,當時的老師回答我,做了首相就不會濫權。”
對於這個答案,張念群指當時的政治背景迫使老師這樣回答,因此,她希望新政府上台后,教育改革不再著重在課程,而是從老師、學校、家長及學生的思維做出改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