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指不撤視頻將有人死 女小販報警求助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師父”指不撤視頻將有人死 女小販報警求助

    20180804fbc25a
    鄭秋詩出示當天的手機視頻,證明遭“帶刀哥”拿刀威脅。

    (振林山3日訊)“帶刀哥”辱罵女小販事件未了!女小販聲稱,因視頻遭網民瘋狂轉載,一名自稱“師父”者“預言”,若她不撤下有關視頻,家中必有一人會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日前在網上瘋傳數個視頻,兩批夜市小販疑為了檔口生意起糾紛,其中一班人馬圍堵檔口,當中一名男子高喊“新山有哪一個警察不懂我每天出門都帶刀的”,而被網民冠為“帶刀哥”。

    在視頻中遭圍堵的女小販鄭秋詩(41歲),今早在柔佛人民心聲公會主席葉一德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鄭秋詩說,事件肇因,其實是圍堵她攤位的8人當中,一名叫“貝兒”的玩具攤小販挑起。

    她說,今年6月5日,她與丈夫和女兒到位于士姑來五福城遊樂場外擺攤售賣玩具,在同樣地點,也有貝兒與另一個玩具攤位。

    “他們是比我早一星期在那裡擺攤,從我到該處擺攤的第一天起,她們就沒給過我好臉色,貝兒一直挑撥其他檔口,慫恿他們來找我的麻煩。”

    她說,她無法忍受的是貝兒曾在她面前撥電話要叫數名印裔來攤位搗亂,還有一次就是開車撞到她的鐵架,最近一次發生在7月21日,有8人圍堵她的攤位。

    她說,在發生遭8人圍堵的前一晚,她的丈夫駕車不小心碰到他們之中一人的攤位鐵架。

    “我們道歉也表明願意賠償,但對方就是死纏,並說要開車撞回我的攤位,接著就發生‘帶刀哥’事件。”

    鄭秋詩說,有關視頻上網后,一名自稱“師父”的男子致電她,告訴她一定要撤下視頻,指對方是他們惹不起的,若不聽“師父”的話,3名家人中,必定有一人死。

    她說,她不清楚“師父”與“帶刀哥”有何關係,她有感安全受威脅,已據實報警。

    徐雯慧(右起)、鄭秋詩及植慧玲(左起)向葉一德求助,希望事件獲圓滿解決。

    鄭秋詩:遭死纏才公布視頻

    鄭秋詩說,她原本不願將事件鬧大,但貝兒等人一直死纏,她迫于無奈才公布有關視頻。

    “貝兒等人三天兩頭都到我的攤位鬧事,又說我賣的東西一樣。”

    “擺攤剛開始,她們只是賣玩具,我們就只賣氣球,接著她們也賣氣球,然后就說我們抄襲,還來剪斷我的氣球。”

    她說,還有一次是貝兒駕車撞她的攤位,貝兒下車后竟要她道歉,並把她的玩具拿起來丟。

    “當時,一名自稱是‘師父’的男子,就一直告訴我要以和為貴,只要道歉就沒事,我也不想鬧事,也就道歉。”

    她說,在五福城的遊樂場于29日結束后,她們隔天回到新山金海灣遊樂場擺攤,但貝兒也到那擺攤賣同樣物品,並拋價售賣,還叫了“帶刀哥”等人到來。

    “我逼不得已下才公布之前被人拿刀威脅的視頻,因而引起轟動。”

    (本報吳振威攝)

    2人因生意糾紛 互不往來

    鄭秋詩透露,她與貝兒其實是舊識,兩人也曾一起擺攤,之后因發生一些生意上的問題,如今沒有往來。

    她說,整件事件是貝兒一人在煽風點火,圍堵檔口當天,也是貝兒從旁主使,其他人都是被對方牽連。

    她召開記者會,就是要所有人出面,給事件一個交代,包括如何欺負她,也要一五一十說出來,還她清白。

    “因為這件事后,我也已3天沒有擺攤,希望讓事件淡化后才繼續做生意。”

    鄭秋詩的女兒徐慧雯(20歲)及女兒友人植慧玲(20歲,新加坡廠工)也陪同出席記者會。

    植慧玲說,事發當天,她在現場,她是趁放假到朋友的攤位幫忙,當時她拍著錄像,被嚇得雙手一直發抖,至今仍心有餘悸。

    “帶刀哥”為莽撞行為道歉

    “帶刀哥”致電鄭秋詩,聲說一切都是誤會,並願意為本身的莽撞行為道歉。

    鄭秋詩說,“帶刀哥”其實是當地的“淥淥”小販,當天她被圍堵時,“帶刀哥”也是其中之一。

    她說,“帶刀哥”非常不滿她要報警,說本身只是旁觀者。

    “‘帶刀哥’手上一直拿著一把刀,但我要澄清,我根本沒有推過他懷孕的妻子。”

    她說,事件發生后,“帶刀哥”撥了幾次電話給她,並願意道歉。

    針對此事,葉一德指出,“帶刀哥”拿刀出來亂揮,就算沒有砍到任何人,但已涉及刑事罪。

    他呼吁警方秉公辦理,同時會致電柔州總警長拿督莫哈末卡利,要求警方採取進一步行動。

     

    ⬇⬇ 相關新聞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大馬網民炮轟獅城小販文化申遺 巡回大使:反對沒根據  

    已故知名美食家兼旅遊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認為,新加坡將小販移到室內,改善衛生條件是美麗的做法,他一直都想把這個模式複製到其他國家去。(取自聯合晚報)

    (新加坡訊)新加坡小販文化要申遺,馬來西亞網民對此不以為然,近百人在馬來西亞媒體相關報道後留言,直指新加坡小販沒資格!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星期天(8月19日)晚上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我國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馬國《星報》電子版(The Star online)在網絡上發布這個消息後,引來當地網民在該報面子書網頁上貼文,指新加坡小販水平不高,也缺乏特色,因此沒資格“申遺”。

    對此,新加坡巡迴大使許通美教授指出,新加坡申請將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時,並不打算包括具體小販美食,因此馬來西亞網民的反對意見其實並沒有根據。

    許通美教授昨早(22日)受訪時指出,新加坡人最愛的小販美食,有很多是和鄰國共享的,如果嘗試為具體美食申遺會有問題。

    “我們獨有的是小販中心,這是你在其他國家都看不到的……我們把來自不同文化的美食放到同一個屋簷下,以它們原有的形態和特徵傳承下去,這才是我們小販文化的核心。”

    目前常駐中國北京的攝影師趙益鋒(38歲)無論是回到馬來西亞的家鄉,還是到自己成長的新加坡,總能找到自己在外國想念的小販美食。

    “在我看來,兩國的小販文化都很神奇。我生在馬來西亞,長在新加坡……這兩個國家我不論回到哪一個,都能找到自己想念的美食。”

    趙益鋒說,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炒菜頭粿以及黃姜飯所向披靡,而他回到馬來西亞的則會垂涎於炒粿條、阿參叻沙以及雲吞麵。

    “新加坡在推銷當地美食上做得很出色,近年來我的外國朋友對新加坡小販美食比馬來西亞的更熟悉一些。在我看來,兩國美食各有千秋,不論是維持品質的一致性以及確保負擔得起的價格,都比我去過的很多國家都要好。”

    ⬇⬇ 相關新聞 ⬇⬇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