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各大醫院推出手機App 優化與病患互動
(新加坡訊)為避免病患長時間等待,以及讓民眾掌握醫院最新消息,新加坡各大醫院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及人工智能系統等,有助緩解病患及家屬緊張急躁的心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根據樟宜綜合醫院數據顯示,病患到急診部門求醫平均得等上2.84個小時;若病患和親屬間中要到食閣或上廁所等,醫院人員就得花時間撥電聯繫。
醫院急診部門高級執行人員李志偉受訪時說,該院和新加坡富士通(Fujitsu)公司研發的應用除了能及時地提供信息,也可用擴增實境或虛擬實境科技,讓用戶輕易地穿梭於不同部門之間,導引他們到下一個做檢查的地點。
醫院的另一支團隊則與iWOW Technology公司合作,為行動不便的病患提供更大的便利。
醫院脊椎外科專科護士長歐礪蓮說,因嚴重創傷或長瘤而四肢癱瘓者、頸椎損傷者和雙臂骨折者在住院時,可能因行動不便,無法按下床邊警鈴來召喚護士;大聲呼叫會影響其他病患;因找不到護士而擅自下床則可能摔傷。四肢癱瘓者的氣管若有造口,就會連用聲音啟動的警鈴系統都無法使用。
為此,團隊開發的設備讓病患能用頭部輕觸的方式來啟動警鈴,又或者把設備綁在病患手臂上,讓他們用手指就可啟動警鈴。
另外,竹腳婦幼醫院也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合作研發人工智能系統,旨在減輕護士工作量的。
醫院兒科麻醉高級顧問醫生許環韻說,院方目前每天可能得安排多達四名護士,每天用多達200分鐘,即三個多小時,撥電與病患家長確認一些資料。
“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可能在通電話時沒有把院方提供的指示記牢,例如術前數小時沒有空腹等,這可能導致孩子無法如期動手術,研發人工智能系統可以收集資料或詳情,減輕護士這方面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