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華族禮堂”逾百年對聯牌匾 賀詞深奧成“謎”
報導:謝心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6日訊)海內外華商在逾百年前贈送賀詞對聯和牌匾給柔佛已故蘇丹阿布峇卡,唯賀詞深奧,且歷史悠久,賀詞中的“謎”,至今仍無法解開。
位于新山大王宮內的柔佛王室博物館旁,有一棟獨立的建築物,是華裔先賢為了感謝蘇丹阿布峇卡,特別建造並贈送給蘇丹阿布峇卡。
這棟獨立建築物,獲蘇丹阿布峇卡命名為“華族禮堂”(Dewan Cina),而裡面的擺設除了可以用富麗堂皇來形容之外,也具有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息。
華族禮堂于1875年建成,並在當年9月20日開幕,在該禮堂內,共擺設以中文書寫的36幅對聯及12個牌匾,而贈送者都是當年的海內外華商。
唯對聯及牌匾已歷史悠久,向本地文史工作者追溯許久,仍找不到對聯及牌匾贈送者的資料。
新山文史工作者吳華生前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華商進貢的對聯及牌匾已有多年歷史,是當年華商們為了恭賀華族禮堂開幕,紛紛進貢的對聯和牌匾。
他說,過去沒有網絡,所以很多資料都沒有記載,如今事隔多年,要解開所有賀詞的意思或贈送者資料,都非常不易。
另外,同樣也是新山文史工作者的舒慶祥指出,著名學者鄭良樹的書籍曾記載三幅賀聯的內容,由于賀詞字眼深奧,所以無法完全解開當中的意思,只能確定都是代表著祝福的詞句。
同時,從賀聯中也可發現,早期華裔先賢喚柔佛蘇丹為“國王”,許多獻禮者來自各“港”,當中有的港完全找不著歷史記載,只能憑匾額確認它存在過。
其一賀聯:
柔佛國王績著屏藩堂成畫錦之慶
海嶠播仁風萬樹甘堂同樾蔭 鈴牙崇節署一輪福曜燦薇垣
黃厝後港、新鄭厝港、謝厝港 同頓首拜頌
其二賀聯:
國王政府構成之慶
柏府名尊南國推高第 蘭台望重天朝屬世家
陳麥和、張觀合、劉文賢、柔佛、內庵港、和豐港、天順港、饒平黃厝港、新洪厝港、黃厝前港同拜題
其三賀聯:
柔佛國王政府構成之慶
鹽梅望獨尊培植牆桃李 調護心常凜玉成廊廟圭璋
成桂豐公司眾等拜題
複製損壞牌匾 保留至今
華商進貢的對聯及牌匾,經過長年時間,部分已出現損壞的情況,但王室並未直接將損壞的對聯或牌匾丟棄,而是請工匠複製新的對聯和牌匾,再重新掛上。
柔佛王室博物館在2011年關閉進行整修工程,一些年久損毀的對聯及牌匾,也特別要華裔工匠協助複製,並保留至今。
另外,王室博物館內也擺設了歷年來王室收藏的古董及奇珍異寶等,多達約6萬件。
由于王室博物館早前也進行整修,唯開放時間有待柔佛蘇丹依布拉欣宣布。
“港主制度”帶動經濟發展
“港主制度”是帶動柔州經濟發展的“開國功臣”,但隨著港主制度取消及時代變遷,如今除了陳厝港之外,似乎難再找到其它港口的遺跡。
吳華指出,在多年以前,新加坡已經有人在種植胡椒和甘蜜,但當時沒有地方開闢,而天猛公依布拉欣就將胡椒和甘蜜引進柔州,並在1844年推行港主制度。
他說,“士姑來港”是當初最早開發的港口,但如今已不存在,同一年,柔佛義興公司首任領袖陳開順,申請到開闢第二條港的許可,並開闢了“陳厝港”,也就是目前唯一還有遺跡的港。
他解釋,港的意思,就是在兩條河的交界處,找個地方作為根基地,而港主可以在那裡興建屋子居住,然後在周圍種植甘蜜和胡椒。
他提到,港主制度僅維持到1917年就被廢除,原因時柔州的開闢已足夠,而且胡椒甘蜜種植業也逐漸沒落。
“由于古時代沒有發達的科技網絡,也沒有人撰寫參考文獻,因此僅有138條港有記載在歷史資料中,而其餘的“港”,早已銷聲匿跡。”
港主以潮州人佔最多
天猛公發出港口地契給各個港主,根據現有記載的138條港當中,港主以潮州人佔據最多。
吳華說,潮州、福建、廣肇、客家及海南,簡稱為“五幫”,在五幫當中,潮州是最多港主的籍貫,接著是福建和廣肇。
“由于客家和海南的先賢,較遲來到柔州,很多地方都已被開闢了,因此沒有客家或海南籍貫的港主。”
他提到,最多潮州籍貫的港主,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年的義興公司由潮州人組織,多數成員也是潮州人,所以在義興公司協助推動港主制度時,也讓很多潮州鄉賢成為港主。
地方發展 港口逐漸消失
隨著地方被發展,華裔先賢開闢的港口逐漸消失,加上以前的華人沒有重視歷史研究,所以沒有深入去探討過往的歷史。
舒慶祥指出,因為當年很多地方被用作發展用途,所以很多港口都被這些發展蓋過,所以才會逐一消失。
他說,最早期將港口列出來的,是來自新加坡的歷史文學家許雲譙撰寫的《柔佛考》,後來南方大學學院及潮州會館在進行“潮州人研究”時,才將許雲譙撰寫的內容拿出來做對比,資料有加有減。
港口沒落變華人新村
政府實行新村政策,將華人逼遷到新村,進而形成多個華人新村。
舒慶祥說,當年的政府實行緊急法令,將華人逼遷到不同的新村,所以在港口逐漸沒落後,形成許多華人新村,甚至保留至今。
他舉例,以前的避蘭東新村叫做“鄭厝港”,而目前還有保留的新村包括烏魯地南新村、班蘭新村及古來新村等。
吳華老師,一路走好
採訪手記:謝心昉
吳華老師于5月9日離世了。
吳華老師是本地著名的文史工作者,凡有關歷史課題的採訪,幾乎都會讓人想到他,他就似一本歷史寶典。
吳華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伯伯,儘管年事已高,但在他接受採訪的過程,依然說得句句清晰,也願意把他所知道的資料,都分享給我聽。
在訪問時,吳華老師除了會用口述方式講解過去的歷史,也會不時翻找他所收集的資料,再影印一份給我,讓我帶回去再仔細研究,並且再三提醒,如果有不清楚的,都可以再來問他。
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吳華老師,但在得知吳華老師病逝的那一刻,第一反應是很驚訝,因為印象中的吳華老師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是依然很健壯,相信他病逝的消息,對很多人而言,都是很突然的。
隨著他的離去,本地從此也少了一位熟悉歷史的文史工作者,讓人感到很惋惜。
“吳華老師,一路走好。”
138條港 僅110條被記載
雖然根據歷史記載,最高紀錄有138條港,當中僅有110條港有被文史工作者記載下來,不過根據華族禮堂的牌匾,也找出了一些沒有被記載的港。
這些沒有被記載的港,包括老陳厝港、老南興港、老吳厝港、振恆港及仁功港等,另也有部分牌匾因為歷史悠久而出現裂痕,導致一些字眼被破壞,因此看不清港的完整名稱。
這些在牌匾上出現的港,不排除也是歷史中記載138條港中的其一,倘若沒有這些牌匾,或許連這些港的名稱,都完全在歷史中消失。
另外,根據許云樵《柔佛的港主制度》及《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計划工作紀行》記載的110條港如下:
陳厝港、張厝港、招港、義興公司、金順港、玻璃城、德華興港、楊厝港、劉厝港、洪厝港(KLUANG ROAD 13 哩)、李厝港、巫許厝港、謝厝港、鄭厝港、義和、天順港、黃厝港(PULAI VILLAGE)、恆順港、老沙隴港、泊港、德興港、新德興港、新和林、和興港、洪厝港(PALAWAN, SG SANTI)、澤水港、和盛港、和平港、源發港、和祥港、福順港、順成港、素里里港、和信港、永泰港、素里里、吉舌港、東順港、帝問港、永豐隆港、蘭玉港、財成港、老紀港、天吉港、大興街港、新長興港、茂盛港、豐盛港、逐港、沉香港、西洋港、巫許前港、德盛港、黃厝港(SG.ULU PULAI)、新文律港、小笨珍港、新地文港、老地文港、和盛港、永平港、永平新港、巴力安寧、財順港、廣平港、世發港、謝厝港仔、順天港、張厝大港、張厝港仔、永順利港、免嘍新港、免嘍港、周德港、班卒港、合春港、三春港、三合港、巴莪新港、頭條港、二條港、三條港、三條新港、四條港、四條新港、五條港、六條港、七條港、八條港、九條港、十條港、十一條港、十二條港、十三條港、劉厝港、老巫許港、新巫許港、劉厝新港、吧東港、利豐港、玉射港、長發港、和豐港、佘色廷章新港、雙蘭港、烏水港、仁和港、新東港、成和港、新南港、永豐港。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