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失智 繼外公腎衰竭 孝孫照顧兩老不言棄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外婆失智 繼外公腎衰竭 孝孫照顧兩老不言棄

    莊鎮光和外婆黃麗貞,喜歡撫摸外公的頭表達愛意。
    莊鎮光和外婆黃麗貞,喜歡撫摸外公的頭表達愛意。
    35歲的莊鎮光(中),從小由外婆黃麗貞(左)和繼外公陳春成(右)一手帶大,三人感情深厚。
    35歲的莊鎮光(中),從小由外婆黃麗貞(左)和繼外公陳春成(右)一手帶大,三人感情深厚。

    (新加坡16日訊)35歲孝孫十多年來獨自照顧患有糖尿病和輕微失智症的外婆,還有因為腎衰竭需要每天洗腎的繼外公,不離不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莊鎮光(軟件工程師)受訪時透露,因父母離異,他從嬰兒時期便由外公外婆一手帶大,至今仍一起住在芽籠巴魯一帶的二房式組屋。

    “外婆多年前改嫁,雖然我和外公沒有血緣關係,但他當我是親孫子一樣疼愛,還用儲蓄加上我的打工錢,供我到澳洲讀大學。”

    如今莊鎮光長大成人,兩老的身體卻漸漸衰弱,而他除了應付工作,生活重心都放在照顧患病的外公外婆身上。

    84歲的外公陳春成,3年前因為患上腎衰竭,必須每天進行腹膜透析;78歲是外婆則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與輕微失智症,莊鎮光成為兩人的看護者,已有超過10年。還好外公的洗腎費用獲得NKF等補助,一家人的生活還不成問題。

    莊鎮光透露,外婆在第一任婚姻中共有4名子女,包括他的母親。但母親改嫁而舅舅阿姨們都各自有家庭負擔,他便毅然扛起了照顧外公外婆的重任。

    回想起3年前外公鬱鬱寡歡並拒絕洗腎的情況時,莊鎮光強忍著淚水說:“當時真的是最艱難的時期,我每天來回醫院,花了兩三個星期勸他……我跟他說,錢和時間不是一個問題,最重要的是只要你還在,錢還能夠賺回來,如果你不在了,時間是拿不回來的,最終他才同意洗腎。”

    如今莊鎮光每天早晚幫忙外公洗腎,記者曾在旁觀察,由於要降低細菌感染的概率,莊鎮光需要在密閉空間進行準備工作。從消毒工作、為外公清理傷口到搬動10公斤的透析液等,每次準備完畢都會變得汗流浹背,儘管過程反覆又辛苦,但他從來不放在心上。

    “小時候我因為哮喘經常生病,都是阿公阿嬤照顧我,他們現在有病,我應該照顧他們。”

    莊鎮光每天都會幫外公洗腎。
    莊鎮光每天都會幫外公洗腎。

    莊鎮光獲無私看護獎

    雖然生活不容易,但一家三口仍積極面對困難,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他們對彼此的溫情愛意。

    因為近來外公的傷口發炎,莊鎮光經常在凌晨起床好幾次確保洗腎過程順利。他的外公每天晚上10時洗腎至隔天早上8時。

    雖然難掩倦容,但莊鎮光仍努力保持開朗,喜歡在上班前摸摸外公的頭表達愛意,兩人還會模仿貓狗的叫聲,像是兩人互相撒嬌,外婆則在一旁微笑。

    多年來對家人的默默付出,NKF去年頒發“無私看護獎”給莊鎮光以示鼓勵。

    他最後說道:“如果有親情在,有愛在的話,不要覺得他們拖累你,堅持下去就好。”

    暫時放下私生活

    孫子全心照顧生病家人,無暇進行休閒活動或找女朋友,令外公外婆心疼不已。

    外婆黃麗貞受訪時表示:“鎮光很孝順,很少出外。有時我要看醫生,因為家裡沒有人看顧阿公,他要來回兩次推我們下樓搭德士,看完醫生回來還要工作,真的很辛苦。”

    雖然行動不太方便並患有輕微失智,但黃麗貞希望能減輕外孫的負擔,在他上班期間幫忙照顧外公,餵他吃藥和擦身等。

    莊鎮光表示,外公外婆兩人一個月至少有4天要到醫院複診,雖然他的工作時間較靈活,但也經常需要開夜車把工作進度趕上。

    “平時我能睡超過4小時已經很幸福……至於私生活我暫時放空,不希望找一個伴拖累對方,因為現在不是分享福,而是分享負擔。”

    盼其他援助減負擔

    沒有女傭願意接受照顧兩名病弱老人的“苦工”,外孫盼有其他援助可減輕負擔。

    莊鎮光稱,他曾經兩次聘請女傭,但都不成功。

    “外婆不習慣有陌生人在家,有經驗的女傭也不想接照顧這份工作,願意來的新女傭我又不放心,畢竟是要照顧兩名生病的老人。”

    莊鎮光說,目前外婆的病情暫時穩定,失智症也沒有惡化,但如果日後病情有變,他肯定需要找多一名幫手照顧。

    “現在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工作,我無法全職看顧他們,如果有幫忙送飯上門這類的援助,相信多少能減輕一些負擔。”

     

    ↓↓相關新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二人麻将助延缓失智症 老妇亲力亲为照顾丈夫

    杨薇丽使用“二人麻将”,希望延缓老伴的失智症。 (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20日讯)九旬老夫妻相伴六十载,不被柴米油盐和病痛疏离,老妇亲力亲为照顾失智丈夫,更以“二人麻将”助老伴对抗失智症。

    同为90岁的恩爱夫妻杨应锦和杨薇丽结婚六十多年,育有四男一女,如今和孩子们同住。

    老太太杨薇丽年幼时随家人从中国移居印尼,19岁到新加坡打拼,寄住在“远房亲戚”杨应锦家中。

    “他是领养的,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住在一屋檐下近水楼台,就爱上对方了!”杨薇丽笑说。

    当年当教师的杨薇丽和保险员杨应锦不顾家人反对在一起,还曾离家出走抗议,终于在24岁那年共结连理。

    忆起往事,这对九旬夫妻受访时互动亲密活泼,很难看出杨应锦是失智症患者。

    杨薇丽说,丈夫和其他失智者一样,一年前开始记忆力和情绪开始恶化,常因记不起事情而发脾气,加上左耳听力下降,性情变得焦躁不安。

    已届耄耋之年的杨薇丽坦言,要照顾逐渐失去自理能力的枕边人相当有挑战,她每天清晨5时起身,替丈夫冲凉梳头、准备早餐,然后手牵手到公园散步聊天,有时还一起搭巴士逛商场和图书馆。

    “很多时候,失智症患者受苦,是因为身边的人不理解他们。”杨薇丽与孩子们积极向医生求助及上网查询,用行动及关爱走入杨应锦的内心世界。

    为了延缓丈夫智力退化的速度,杨薇丽通过“二人麻将”,跟丈夫一起脑力激荡,期望改善他迟钝、被动、行为缓慢的状况。

    杨薇丽说,虽然从前并不富裕,但很舍得花钱让孩子学才艺。 “孩子不一定要考好成绩,但我们很重视他们的兴趣,想学画画就报名绘画班,喜欢音乐就找钢琴老师。”

    如今五名儿女都已成才,在餐饮、房地产、美术、教育和音乐界皆有突出表现,其中小女儿是音乐学院创办人,曾接受报章及电台访问,二儿子取得奖学金后到澳洲留学,目前是新加坡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

    杨薇丽说,儿女们很孝顺,父亲患上失智症后,他们经常放下忙碌工作陪伴他外出,也不厌其烦地回答老父的问题,一家人携手踏上漫长但充满爱的失智症照护之路。

    杨薇丽老当益壮,仍能亲力亲为照顾失智老伴,两老感情不减当年,十分亲密。

    女性患失智症风险高

    数据显示,65至74岁的患病率是3.4%,75至84岁为22%,85岁以上为56%。全球各地,每三秒钟就有一人被诊断患有此症。女性更容易患失智症,如果有家族失智症病史,风险会增加。

    樟宜综合医院老年医学高级顾问医生林诗菁指出,每周5次的中等强度锻炼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其他预防法包括良好的社交网络,以及使用糖尿病和高血压药物等。

    首席营养师钟慧贤表示,看护者必须确保失智症患者营养摄取充分,因为他们容易食欲不振,或是忘记进食。反之,一些失智症患者却会忘记自己已经吃过了,并要求再吃一次,看护者可以储备一些健康零食,随时可让他们充饥。

    另外,医院护士长李符寅也提醒看护者必须适当地调节身心压力,时刻提醒自己,患者所有行为都是沟通的手段,尝试了解,寻找最佳解决途径。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