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小
大
劉福來:過年不能少了爆竹聲
麻坡辦事處記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過年啦!過年啦!……”
讓鞭炮聲辭舊迎新,伴隨著這個喜慶的日子,更添熱鬧和歡樂。
新春燃放爆竹慶祝新年的傳統民俗,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不過,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生活方式和以前不同,人們對于燃放煙花爆竹所帶來的安全、火災、空氣和噪音的污染等因素,引起了傳統民俗與現代化社會之間,越來越激烈的衝突和矛盾。
在此“背景”下,中國許多城市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經實施這項“禁止”;但30年后的今天有關“禁止”又改為“限制燃放”。
而我國政府近幾年來也逐漸放寬對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屢禁不止的現實,反映出人們對于古老習俗的喜愛。
從廣義的觀點來說,燃放煙花爆竹的民俗是人們的一種心理需求。
不但在心理上給人以安慰,還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和祝願。在鞭炮聲中人們覺得崩掉了晦氣,迎來了福氣。
筆者認為,春節燃放鞭炮,對于人們來說並不只是一種娛樂,其中包含了深沉的習俗內蘊,也是節日精神。
很多人總是會說過年缺少煙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大概也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我們將傳統習俗從節日中抽離出來,會讓這個節日脫離根源,從而不具飽滿而索然無味。
也許,最終會連節日都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