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科學】魔術杯 & 熔岩瓶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最热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玩轉科學】魔術杯 & 熔岩瓶


    (本報蘇蓮珍攝/鳴謝居鑾中華中學提供資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個玻璃杯,竟能把盤裡的水“吸”進去;礦泉水瓶也能製做出“熔岩燈”!

    科學小實驗,只須使用日常都可找到的小材料,便可做出許多讓人驚喜的效果,一探科學的奧妙。

    《柔佛人》本期一次過帶來兩個小實驗,第一個是魔術杯,第二個是熔岩瓶。

    水吸入倒置的杯裡啦!

    (一)魔術杯

    材料:透明玻璃杯、平底盤、水、蠟燭、打火機、顏料或色素

    步驟:
    1)將蠟燭點燃立于盤中,在盤中注入加了色素的水。(色素作用純粹效果,不加入水也可以)
    2)小心將玻璃杯倒置,罩蓋住置于盤中的蠟燭。
    3)等蠟燭火熄滅后,盤中的水會“吸入”透明杯裡,呈現杯裡的水比盤裡的水面高現象。

    原理:

    空氣的成分主要是氮和氧,杯中的蠟燭在燃燒時會使空氣中的氧,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當杯中氧氣用盡后,蠟燭熄滅,之後杯內空氣冷卻,氣壓下降。
    同時,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也會使杯中氣壓下降,于是,杯外的大氣壓高于杯裡的氣壓,就把水壓進杯裡去了。

    老師講解魔術杯的原理。

     

    準備好倒入水和油的瓶子,之後加入色素和泡騰片,便可產生熔岩效果。

    (二)熔岩瓶
    材料:透明水瓶、植物油、水、顏料或色素、藥片(如泡騰片,即放入水裡會產生氣泡的藥片)

    步驟:
    1)將水和油倒入瓶中。
    2)因為水比油重,水和油無法相混合,油會自動浮在水面上。
    3)加入色素到瓶中。
    4)置入藥片,即產生如熔岩翻滾的效果。

    原理:
    泡騰片遇水產生的大量氣泡,會把一些含色素的水帶到上面。但是水與油不相溶,於是彩色的水又落下來,形成這種奇異的效果。

     

    ⬇⬇ 相關新聞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玩轉科學】玉米粉會爆炸!

    玉米粉會爆炸!

    媽媽常對孩子說,不要在廚房拿可食用的玉米粉等來玩,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一旦粉末飄散在空氣中,遇上火焰可是會產生爆炸,造成嚴重灼傷。

    這與2015年,在八仙樂園派發生的粉塵爆炸事故,同一原理。

    一包玉米粉在正常情況下,不會被火點燃。
    可是一旦散布在空氣中,遇火會快速燃燒,甚至引發爆炸。

    粉塵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塵,懸浮在封閉或侷限空間中,或戶外環境,遇到熱源(明火或高溫),使火焰瞬間快速傳燃燒。

    如果在封閉環境中,可燃顆粒或局限在大氣或是氧分子等其他合適的氣體介質中分散濃度足夠高,粉塵爆炸就有可能出現。

    粉塵爆炸常被特效藝術家、電影工作者和煙火設計師使用。

    因此,對著一整包的玉米粉點火,是不可能發生產生火焰,可是一旦玉米粉飄散在空氣中,就存在著“爆炸”的危險。

    趁著周末假期,家長可陪同孩子,找安全地方,進行粉塵爆炸實驗!

    (本報蘇蓮珍攝/鳴謝居鑾中華中學提供資料)

     

     

    步驟:
    1)把玉米粉裝入到擠壓瓶中。
    2)把擠壓瓶口對准火焰進行擠壓。
    3)粉塵在火焰上產生小型爆炸。

    原理:粉塵在空氣中遇到火焰會快速燃燒,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與氣體,因而出現爆炸現象。

    ↓↓相關新聞↓↓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