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轄2NGO華裔領袖 涉賣勛銜牟利被捕




(新山15日訊)兩名活躍于峇株巴轄某非政府組織的華裔領袖,因涉嫌成立非法組織“王室榮銜俱樂部”(Kelab Darjah Kebesaran Negeri),並售賣拿督及拿督斯里勳銜被捕,至今警方接獲13人投報,涉及款額高達134萬令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落網的兩名嫌犯自稱拿督斯里及拿督,他們分別57歲及40歲。兩人分別為峇株巴轄人民社警主席及名譽會員,都已被警方申請延扣7天協助調查。
警方正追緝另一名33歲的巫裔男子。
據警方調查,該集團自今年活躍,警方于上月27日開始接獲投報,在同月30日,警方在新山逮捕兩名嫌犯。
柔州總警長拿督莫哈末卡利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偵破這個販賣假拿督集團,並指嫌犯的成立的非法俱樂部有40名會員,相信有40人受騙。
他說,兩名嫌犯皆對外自稱是拿督斯里及拿督,宣稱可通過他們管道獲得有關勳銜,但他們都是一切都使用偽造的受封證書及皇室假標誌,所以出售的都是“假拿督”。
他指出,警方共充公了8張偽造受封證書,有關證書註明來自彭亨王室。
針對兩人都是峇株巴轄社警成員,他回應,警方不會對該組織採取行動,因為這是個人行為,而有關組織對協助警方破案,是貢獻的。
出席者包括柔州副總警長拿督卡馬魯丁、柔州刑事調查罪案主任阿茲曼及副主任林光耿。

俱樂部入會費20萬
莫哈末卡利指出,該集團會招人進入俱樂部,入會費為20萬令吉,之后可用介于18至28萬令吉,購買拿督或拿督斯里勳銜。
他說,有關嫌犯已觸犯1966年社團法令第45(1)條文、刑事法典471及420條文,以及2017年徽章、勳銜及賜封(防止濫用)法令,在有關法令下,一旦罪成,買賣勳銜者都可判監20年監禁。
他強調,有關有功勳銜是頒給有功人士,而非金錢可以買到。
他勸告民眾勿涉及王室勳銜的買賣。
另外,柔州王室法律顧問希山在記者會上指出,柔州一名商家使用王室標誌,已經接受調查。
他提醒民眾,柔州已經在今年實施2017年柔佛徽章、勛銜及賜封(防止濫用)法令,一旦違例可面對嚴懲。

與大人物假合照 每張賣5000
售賣拿督勛銜集團通過本身管道,或通過移花接木,讓購買者和大人物合照,每張合照費用售價5000令吉。
莫哈末卡利指出,這些非法分子利用自己的管道,讓購買勛銜者進入王宮,或者通過移花接木技術,讓購買者現身在照片,他們再以高價出售。
另外,據了解,非法集團分子會在面子書,上載與王室成員或大人物合照,取得欲購買勛銜者的信任。
據悉,中招的受害人為本地華社領袖,他們也主動向警方自首投報,聲稱買到“假拿督”或“假拿督斯里”。

(本報李再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