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1982年首批落戶.至今人口千餘 古來羅興亞人樂園
報導:劉彥運
攝影:李再輝、劉彥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古來30日訊)持難民證,無法光明正大地工作,無法受正規教育,但只要能夠在馬來西亞安家,對多災多難的羅興亞社群來說,比起戰火連天的緬甸,這裡無疑是“逃生的樂園”。
最近,緬甸若開邦再度爆發緬甸政府軍與羅興亞武裝分子的武力衝突,導致大批羅興亞難民逃到孟加拉,再度引起世界關注羅興亞族群的命運。
在柔州古來,早在1982年,已經有第一批羅興亞社群從緬甸逃出,來到古來安家落戶。由于他們是難民的身分,只能持有聯合國難民署頒發的難民證,持有難民證的羅興亞族群,不被允許在我國工作,他們只能接受聯合國及我國政府的接濟。
不過,許多羅興亞青年由于要養家活口,尋找生計,只能私下打散工謀生。
他們當中有很多私下從事清潔工、建築工人、割草工人及餐館雜工,賺取微薄的工資糊口。
由聯合國難民署正式委任的羅興亞古來社區領袖莫哈末沙菲(55歲)接受《中國報》專訪指出,在古來縣有700多戶羅興亞社群,人口大約千餘人,分布在古來新村、大古來新村、加拉巴沙威、古來陳玉鳳村及沙令等地區。
他說,最早抵達古來的羅興亞社群是在1982年,他就在那一年,從緬甸逃出來到我國,后來被安排到柔州古來落戶。
“我在古來新村華小路住了30多年,華小路一帶都有我們羅興亞族群的住戶。我們都是向華人屋主租屋子,租金每月大約500令吉,小間的大約400或300令吉左右。”
莫哈末沙菲指出,開始時租金都是由聯合國難民署負擔,如今都是他們自己負擔。
沒准證 私下打散工
莫哈末沙菲說,他們沒有工作准證,照理是不能工作,不過為了謀生,羅興亞的青年只好打散工。
“這些青年大多從事清潔工、割草工人、建築工人或餐館雜工等。”
他說,馬來西亞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嚴加取締。
“我們要感謝馬來西亞政府的寬容,讓我們有機會安家落戶及謀生。”
吁大馬政府允許工作上學
莫哈末沙菲呼吁馬來西亞政府,允許羅興亞社群能夠正常工作,同時讓孩子受正規教育。
他說,羅興亞族群感謝馬來西亞政府收容他們,但是,他們必須謀生,需要養家糊口,希望能夠獲得政府開放工作機會,讓羅興亞人能夠公開工作。
“我們羅興亞的小孩目前雖然有一所非正規的學校,教導孩子學習語文、數學等科目,不過這並非正規的教育。”
他希望羅興亞的下一代能夠接受正規的教育,對社會做出貢獻。
詢及是否想念緬甸的家鄉,莫哈末沙菲說,想起緬甸的家鄉,他感到心痛說:“我們是被緬甸政府趕出來的。”
羅興亞專門學校暫關閉
莫哈末沙菲透露,位于古來太子城專門提供羅興亞孩子上學的學校,原本由聯合國難民署資助,不過近期因特殊原因,已經暫時關閉。
他說,該學校共有4間課室,原有65位學生和4位教師。
他說,非正規學校原本教導孩子4個科目,即馬來文、英文、數學及科學。
“教師的薪水也是由聯合國支付,他們都是本地的教師。”
他希望將來能夠重開學校,讓羅興亞的下一代能夠受教育。
住在大古來新村的沙米爾指出,學校假期也讓孩子在大古來6巷的小型清真寺學習基本的羅興亞語。
“羅興亞族群也有自己的語言,我們也希望讓孩子學習一些母語,至少能夠用母語溝通。”
食物與馬來人大同小異
位于大古來新村的羅興亞雜貨店業者莫哈末依斯邁(37歲)指出,其實羅興亞社群的生活方式與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沒有太大不同,食物也大同小異,只是做法不同。
他告訴《中國報》,馬來人的食品偏辣,喜歡放椰漿,羅興亞族群的食品雖然偏辣,但是不放椰漿。
“我們食物主要還是屬于緬甸的食物,日常吃的也是米飯、蔬菜、羊肉或牛肉,做法與本地的馬來人或印裔不同。”
莫哈末依斯邁在大古來新村的羅興亞社區開了一件小雜貨店,售賣緬甸日常用品。
年輕一代不會羅興亞語
居住在本地的羅興亞年輕一代,大多學習馬來文,本身的羅興亞語反而不會了。
住在大古來新村的羅興亞居民莫哈末拉菲(27歲)指出,他們一家七口4年前來到古來,包括父母親及妻子兒女。
他說,他目前只能打散工,主要是當打掃的清潔工。
莫哈末拉菲的女婿沙米爾(20歲)指出,羅興亞族群大多學習馬來文,本身的羅興亞語反而不會。
“我們都在學習羅興亞語及馬來語。在社區的小型清真寺,我們有開班教授羅興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