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牧場 柱拐杖談生意 曾賢威獲頒“農師傅”
[video width="800" height="450" mp4="http://johor.chinapress.com.my/wp-content/uploads/2017/10/WhatsApp-Video-2017-10-26-at-11.49.20.mp4"][/vide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受訪者提供)
[video width="800" height="450" mp4="http://johor.chinapress.com.my/wp-content/uploads/2017/10/WhatsApp-Video-2017-10-26-at-11.49.22.mp4"][/video]
(受訪者提供)
獨家報導╱攝影:林德勝
(居鑾29日訊)患有小兒麻痹症的曾賢威,放棄在大城市的插畫工作,回到鄉鎮轉戰牧場,創業時只能柱著拐杖與人談生意,遭受歧視和質疑,最終憑著有強大毅力和決心,成為“農師傅”。
來自古來亞逸文滿的曾賢威(48歲)先天不足,但擅長油畫和西洋畫,也曾在吉隆坡讀繪畫,之後在吉隆坡的玩具公司擔任了5年的插畫師。
在吉隆坡生活了8年,曾賢威厭倦都市生活,1997年決定回到柔州發展,初時教小朋友和大人繪畫,到了2001年協助哥哥打理養牛場。
如今他從“幫手”,拓展至在居鑾新邦令金經營佔地41英畝的牧牛場“合和牛場”,共有300多頭乳牛,月產15噸牛奶,也養殖羊和兔子。
曾賢威日前在第四屆“農師傅”農業專業認證頒獎典禮上,獲頒“農師傅”榮耀。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坦言,因先天不足,造成他在打理農場的起步之路,比一般人來得艱辛,尤其缺乏農業知識,經營農場時也曾被官員歧視,曾讓他萌起放棄念頭。
“年輕時,我身形瘦弱,獸醫局官員看到我在打理農場辛苦的模樣,叫我回去做畫家。”
他說,農場生意需要跟外人接洽,由于需用枴杖行走,受到外界人士質疑,但我堅持完成手上工作,證明自身能力。
他說,因為想闖出一份事業,最終咬緊牙根,堅持挑戰,經過努力學習管理農場和照顧牛隻,終于迎向嶄新的生活。
乳牛生小牛 很有成就感
看著新生命出世,是經營牛場最快樂的事!
曾賢威透露,在養牛場初期,父親處理送奶工作,他則學習管理農場和照顧牛隻,回到家時也已是晚上7或8時,雖然很疲累,但感到十分滿足”。
他說,現階段已熟練農場工作,尤其是喜愛看到乳牛生小牛的情境,令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談及農場未來發展,曾氏說,該農場會逐步朝著衛生、科技及現代化步伐前進,除方便員工進行擠奶工作,也加快生產牛奶的效率。
他希望大馬農業,尤其是畜養乳牛的農場朝著科技化發展前進,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爆發口蹄疫情 生意陷危機
2007年口蹄疫情,讓曾賢威牛場陷入危機!
曾賢威感謝在他事業起步和發生危機時,協助他的獸醫局官員、農友及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板。
他回憶,2007年爆發口蹄疫情,他頓時不知所措,為堅持牛奶品質,固定每日將病牛的奶汁取出倒走,但此決策,讓他損失5萬令吉。
他說,他向獸醫局反映農場情況后,官員們迅速前來援助和巡視病牛情況,讓他十分欣慰。
他透露,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板甚至主動提供治療藥物,但他因為無法負擔藥物費用,老板竟主動送藥,並安慰“錢的事,過後再說”,讓他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他對於這些人的雪中送炭,至今還是無法忘懷。
鼓勵年輕人 加入農業領域
國內農牧產品需求量大,曾賢威鼓勵年輕人加入農業領域,成為新生代農業領軍者。
他說,乳牛鮮奶在大馬供不應求,在全國有龐大的市場需求。
他說,農業領域工作在未來30年有良好的市場價值,喜愛大自然和想要創業的年輕人,不妨考慮在農業領域發展事業。
他也呼籲政府提供更多的各類型貸款,協助農民擴展事業,以吸引年輕人加入農業領域。
他認為,任何工作都有其難度所在,重點是只要年輕人肯吃苦,也能在農業領域找到自己的事業春天。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