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競爭激烈.工人難請 華人菜攤10年少一半
報導/攝影:林麗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麻坡11日訊)市場競爭劇烈、本地工人難請,加上年輕一代不熱衷賣菜,麻坡大馬路公共巴剎華人菜攤近十年來銳減一半,從34攤減至17攤,業者感歎賣菜這一行已日落西山,前途無“亮”!
目前,華裔賣菜小販的年齡層也趨向老化,介于40歲至65歲,很多都是繼承祖業,經歷了第2或第3代,半個世紀以來苦苦經營下去。
麻屬菜商公會總務倪萬勝告訴《中國報》,在60年代鼎盛時期,大巴剎的菜攤超過百攤,隨著時代變遷,越變越少,如今只剩下17個攤子,令人唏噓。
過一天算一天
“種種因素令賣菜生意越來越難做,原有的業者基于是祖傳行業,只好默默守著,但大多都不鼓勵下一代繼承衣缽,往后相信攤子會更加少。”
他說,霸級市場、購物中心等崛起,對巴剎菜販帶來嚴重的衝擊,由于購物環境舒適,加上蔬菜價格便宜,許多顧客大多選擇到購物中心買菜,導致菜販的生意直線下降了50%。
此外,倪萬勝指出,政府規定不允許巴剎業者聘僱外勞,加上本地工人難請,也使到業者面對人手不足問題,傷透腦筋。
“目前,巴剎一半的攤子都空置著,市議會只好把租金減半,便宜租給菜販置放貨物。”
他感歎,巴剎菜販已經漸漸被淘汰,大家皆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態營業,養家糊口還是不成問題。
苦無接班人
平均工作14個小時,年輕人不願賣菜,以致巴剎菜販面對青黃不接,在苦無接班人下唯有結束生意。
據受訪的菜販透露,冗長的工作時間,工作環境骯髒及潮濕,令年輕人卻步,寧愿選擇在外地發展或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
“每一天,我們從清晨4時就開始進行搬運、擺攤的工作,直到傍晚6時才收攤,加上送貨及善后,回到家裡通常是晚上8時,試問,誰敢做這一行?”
業者也感歎,除了下一代不接手生意之外,菜販也面對一些菜農的競爭,不但批發也兼做零售,使到巴剎菜販的生意更加難做。
和老伴在苦撐
★蔡漢城(菜販,68歲)
我從12歲就協助哥哥在巴剎賣菜,至今自己有6個攤子,但卻面對苦無接班人的問題,現在都是我和老伴在苦苦撐著。一旦大巴剎搬遷,我很可能就此退休,結束營業了。
生意非常難做
★李錦源(菜販,53歲)
從祖父、父親到我經手已進入第3代,由于工作時間冗長,許多年輕人都不願從事賣菜工作,我也不鼓勵孩子繼承衣缽,畢竟時代已經變遷,這行業越來越競爭,生意比以往更難做了。
對象多是熟客
★黃亞有(菜販,55歲)
霸級市場和購物中心的林立,是造成菜販生意下挫的最大因素。由于賣菜生意虧損率高,目前我們都是採取薄利多銷方式經營,對象主要是熟客,過一天,算一天。
希望提升衛生
★黃棟樑(菜販,29歲)
目前大巴剎的每個攤子都沒有垃圾桶,小販們只好把垃圾丟進菜籮,在拖拉下,肯定引起衛生問題,因此,我希望市議會能夠擬出一套指南,提升巴剎的環境與衛生,協助菜販營造一個更舒適的購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