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社聞人郭鶴堯系列: 華教開創新路向 寬中孕育南方學院
◤華社聞人郭鶴堯系列第16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亞洲富豪、香格里拉酒店創辦人郭鶴年的堂兄郭鶴堯(1916年1月21日-2012年10月13日),一生積極服務新山華社,在平凡人生創出不平凡;《中國報》全新地方網《柔佛人》與你一同回顧郭老不平凡的一生……
寬柔中學是馬來西亞第一間宣布不改制、拒絕接受政府津貼,自尋發展的華校。如今它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型的中學。而從寬中基礎上孕育的南方學院,則是我國第一間具華校背景華社民辦的高等學府。
從“寬柔”到“南方”,為我國華教史開創了另一條拓展性的渠道和新路向,同時亦為新山華教樹立了一個興學辦校的典範。
在興學辦校的歷程中,我們會看到,新山華社及寬柔領導層那種“寬和”、“柔順”的個性裡,同時也顯現出了“柔中帶剛”的堅強韌性。這種精神,實體現了華人傳統“中庸”的文化精髓。
而在這方面,令人敬仰的郭老,更是實踐“寬柔”、“中庸”精神的楷模。
寬柔自1951年開辦初中以來,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型的一間獨立中學。
寬中經過50年代的草創努力,60年代多事之秋的掙扎求存,70年代的擴展躍進,80年代穩健發展,乃至90年代的鞏固紮根、名揚四海。寬柔與新山華社的脈動緊緊相扣。而寬柔有今天的成績,寬柔董事部居功厥偉。
早在1951年寬柔中學創立之初,郭老就擔任寬中董事部的英文文書。至70年代始轉任董事部財政。80年代之後,郭老先後在1982年至1988年、1990年至1992年,以及1996年至1997年期間,擔任寬柔中學的董事長。由此可見,郭老與寬中的發展息息相關。
不過,在50至60年代,寬柔的草創及掙扎求存時期,郭老雖是寬柔董事的其中一員,惟從史實的搜索來看,他還不是第一線人物,尚未扮演關鍵的角色。
50年代的草創初期,寬柔規模粗具,施教方針還在摸索,且高中畢業生僅得3屆,人數不多,一時之間,尚未能有所表現。惟至五十年代末,面對華文中學的改制問題,卻嚴峻地考驗著寬柔人的智慧和勇氣。
中學改制危機 釀成罷課學潮
1957年,就在獨立呼聲響徹雲霄之際,馬來亞的華文教育卻要面臨變質的危機。
所謂的改制問題,是指當時聯合邦新教育政策,企圖將所有華文中學改變為國民型中學。當局利用全部津貼的銀彈攻策,唆使華文中學接受廿項改制條件,其中包括改組董事部、限制學齡,以及初級文憑考試需以英文作答等,使華校特質面對變質。
當時,馬華公會、教總和董總華教三大機構多次想與政府協商,然而均不得要領。協商結果令人失望。在教育部斷然拒絕讓步的壓力下,三大機構除了重申團結一致的主張外,實在已沒有甚麼事情可以做。
當時,不論是華社,還是華校師生都處於非常不穩定的情緒中。學潮四起,血書“維吾華校”,情緒慷慨激昂,卻人心惶惶。一九五七年底,終釀成全馬華文中學總罷課的學潮。
這年的11月,檳城鍾靈、韓江、檳華及吉隆坡中華、尊孔、坤成6間中學同時舉行罷課,後來此股野火又蔓延到怡保育才、霹靂女中、培南、聖母瑪利亞、育群及培元,再南下柔佛寬柔、中化、培華,以至擴散到美羅、芙蓉、亞羅士打等地。一時之間,全國華文中學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寬中拒改制火頭車 華文中學變獨中
寬柔中學發生學潮是在1957年11月22日(星期五)的早上。那一天,第3節上課鐘一響,突然許多教室發生騷動,演講、呼喊口號、唱團結歌、捶打書桌之聲四起。
其後,約600名學生情緒激動地齊集食堂前草場,集體罷課,四處張貼“維護華文教育”、“反對中學改制”、“反對初級文憑考試以英文作答”、“抗議超齡生被逐”等標語。
在校長黃則吾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學生始散去。董事長曾崇文也趕到學校巡視,鎮暴隊則在校門口戒備。至23日寬柔學潮平息,學生才照常上課。
就在華社普遍充滿焦慮不安、徘徊難決的時刻,1957年12月18日寬柔中學董事部開會議決,對外宣佈,寬中拒絕申請改制。
從1958年元月1日起,寬中不再接受政府津貼,全部經費由董事部自籌及承擔,同時接納超齡生就讀,自力更生成為馬來亞第一間(非政府津貼的)“獨立中學”。
寬中董事部這項議決,在馬來西亞華教史上是意義深遠的。它不僅使寬柔擺脫許多糾纏,也增強其他華文中學“獨立”的決心,隨後芙蓉中華中學董事部也宣佈絕不申請改制,與寬中並肩作戰,堅守華教崗位,從而掀起華文中學成為“獨立中學”之風。
明日預告:我國著名詩人奧斯曼阿旺獻詩給南院,讚頌南院與郭老對教育所做出的貢獻;郭老為人處世態度,深受馬來社會敬重……
摘錄轉載:《公心與良心:郭鶴堯傳》(彩虹出版有限公司與新山陶德書香樓聯合出版,作者為安煥然、吳華及舒慶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