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攝之徒】積極推動攝影 文化活動 劉得義 熱忱不冷卻
攝影愛好者劉得義除了希望拍下好的攝影作品,更享受拍攝的過程,也許過程中未能拍到自己理想中的作品,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攝影發燒者一同外拍、聊天、交流,令他添加無數珍貴的回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劉得義(51歲,家具廠主管)接觸攝影超過30年的時間,對攝影一直抱著熱忱,至今仍在追求自己的滿意的作品。
因對攝影的熱愛,更積極推動各項攝影活動,讓他取得多項榮銜,包括受香港聯合攝影家協會委任為馬來西亞榮譽國家代表,以及在2014年榮獲美國影友聯盟的終身成就獎等。
劉得義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當初在峇株巴轄華仁中學就讀初中三時,該校攝影組復辦,在好奇心驅使下便與另外3名友人加入,在學習過程中漸漸發展出對攝影的興趣。
他說,后來在學長指導下學會了許多攝影技巧,升上高中后更可說是攝影組的前輩級會員,而他存夠了錢便和友人到新加坡購買了人生中第一台單眼相機。
與愛好者互相交流
畢業后,他遇到峇株巴轄多元藝術協會的成立,便加入了該會成為最早期的會員,目前他則擔任多元藝術協會的秘書,積極推廣峇株巴轄的攝影和文化活動。
劉得義說,因自身並未上過任何的專業攝影課程,攝影技巧都是靠著平常的練習和與其他攝影愛好者互相交流,漸漸探索出來的,大家也會互相分享和教導,以增進自己的攝影技術。
在網絡還未發達的時代,本地較難找到攝影相關的參考讀物,為了學習更多攝影知識,他會向書局訂購香港出版的攝影雜誌。
他說,當時郵寄服務也沒像現在這麼便捷,往往收到雜誌時,已不是最新的期數。
作品多元化 攝影經驗豐富
劉得義並未將自己局限在某種拍攝領域內,更傾向于接觸和學習多元化的拍攝技巧,讓自己的作品更多元化,也豐富自身的攝影經驗。
他說,一些攝影愛好者較專注在特定攝影領域,如微距、人像、風景等,並特別專研相關領域的攝影技巧,但他就單純地喜歡攝影,各種攝影技巧和拍攝手法他都想學習,因此其攝影作品種類繁多。
“到目前為止仍未出現過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所以會一直拍下去,也因攝影關係結識了許多國內外的攝影好友,常常會一同結伴到國內或國外的景點拍攝。”
對于劉得義較喜歡參與團體攝影活動,因為在攝影過程中,很多時間是在等待,一群人比較不容易感到時間過得很慢。
他舉例,曾與一群攝影愛好者在深夜11時前去拍攝銀河,但因天氣不佳,大家便留下來等待。
“我們一群人在夜空下聊天,不知不覺中雲開始散開,銀河慢慢出現,也拍到了不錯的照片,離開時已近清晨4時,但因大家聚在一起,所以不覺得時間難過。”
走過菲林時代 抓取畫面更精準
走過菲林時代,練就了劉得義對構圖、光線和色彩的這3項攝影基本條件的敏感度,在抓取拍攝畫面時更為精準。
他說,在菲林時代玩攝影是一件花費很大的事,因當時一卷菲林售價最便宜要6令吉左右,一卷菲林也僅能拍攝36張照片,加上沖洗照片也要錢,因此在按下快門時都不會馬虎,以免浪費冤枉錢。
“現今數碼時代,一張記憶卡能儲存數千張照片,記憶卡也能重複使用,就算拍攝效果不滿意,也能刪除重拍,令人很多時候就無概念地拼命按快門,再加上手機等科技的演變,令我感覺現今已出現‘氾拍’的情況。”
他說,自己就只是喜歡攝影,因此在攝影過程中沒有多余的企圖,就只是想拍下美好的畫面,偶爾有個人覺得不錯的作品,還是會拿去參賽,但就只是玩票性質,並不會過于注重名次。
“我也會想增進自身的修圖技巧,但這並不是希望將照片修至非常完美,而只是想修飾照片內的一些雜質,讓照片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