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潮”樂:遠渡獲秘笈學精湛技巧 男子創音樂社 教潮樂
【零秘密】下篇:王城“潮”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報導/攝影:陳凱達
(麻坡3日訊)潮樂“秘笈”沒人看得懂,遭棄置一角,蒙塵泛黃,淪為沒人要的破樂譜!
慶幸這本“秘笈”獲麻坡潮韻音樂社創辦人廖梽先遠渡重洋發現,並視如珍寶,並成了其教學寶典。
麻坡潮韻音樂社創辦人廖梽先(46歲)曾到砂州古晉的一所美容學院謀生,因遠渡東馬,人生地不熟,又不能回鄉,所以閒暇時拉起椰胡,以慰鄉情。
一名略知潮樂的女學生無意中看見,興奮地引薦他認識古晉當地的潮樂班。
潮樂班眾人對年紀輕輕,卻擁有精湛演繹技巧的廖梽先讚歎不已,他們就結為樂友。
某天,廖梽先看見,在該會所的一角有本破爛卻實用的潮樂樂譜,他如獲至寶,並向該潮樂班詢問可否帶走。
潮樂班班主痛快地將樂譜送他,並直言,該潮樂班沒人能讀懂該樂譜。
廖梽先感歎,大馬潮樂沒落至此,一本潮樂“秘笈”卻無人讀懂,就此蒙塵。
但也因獲得樂譜,廖梽先得以精進演奏技術,現在他所彈奏、傳授給學生的樂譜,幾乎都是出自這部舊歌譜。
廖梽先自小鐘情潮樂,但學習之路卻沒有很順得人心。
他曾長時間從事與音樂無關的工作,包括工廠廠主、果販,足跡遍佈麻坡、新山和雪隆區。
每當廖梽先在外思鄉時,就會奏起潮樂,以慰鄉情。
最後,他決定回歸故里,在多所學校擔任潮樂老師,並在數年後,開辦潮韻音樂社。
偷溜進善堂學潮樂
廖梽先記得年幼時,逢節日,麻坡修德善堂常有戲班演繹潮劇,在耳濡目染下,便對鏗鏘作響的潮樂產生興趣。
當時,他曾向善堂的老樂師請教,反被責罵,堅持不肯傳授自己的看家本領給他。
“我每天下午都趁善堂沒人時,偷溜進存放樂器的儲藏室亂彈,好幾次被發現,然後被趕出善堂,可隔天依舊厚著臉皮前往善堂,久而久之就找到潮樂的規律。”
廖梽先靠著自己不懈的意志,終究還是把潮樂的技藝給學會。
材料有限自製樂器自娛
說起潮州音樂,不禁會想到廣東俗語“潮州音樂,自己顧自己”!
廖梽先解釋,古時,通往潮州的路地勢險要,所以被孤立的潮州地區民風淳樸。
閒暇時,無聊的潮州先民就利用有限的材料,制成樂器自娛自樂,頗有幾分自己顧自己的感覺。
廖梽先說,潮州音樂起源于唐代的宮廷音樂,已有上千年歷史。
據史料記載,唐憲宗時,時任刑部侍郎韓愈貶為潮州刺史。
當時,潮州屬蠻夷之地,韓愈將中原文化傳至潮州,教化潮州民眾。
在明朝中期,中原戲劇傳播至潮州,與在地文化結合,呈現出一個有別于其他地方的戲曲文化系統,潮曲、潮樂和潮劇就此成型。
清末民初,中國陷入戰亂,潮州先民紛紛被賣豬仔到南洋,潮樂就此傳播南洋。
潮樂在南洋盛行一時,後流行音樂傳播,潮樂逐漸走向沒落。
收愛好者傳承鄉音
為傳承鄉音,2009年開辦潮韻音樂社,廣收潮樂愛好者。
廖梽先說,潮韻音樂社的理念是,為學生建立一份歸屬感,冀在外地打拼的學生,空閒時能想起家鄉、潮樂和音樂社,然後回鄉看看。
“我也曾是遊子,明白遊子的感受,所以希望潮韻能為學生建立一份歸屬感,讓他們在異地,仍對家鄉有牽掛。”
目前,潮韻音樂社分文不收地教課,營運費全靠廖梽先每星期前往新加坡教課所得,撥出一部份。
親友都曾奉勸廖梽先結束潮韻音樂社,可是他拒絕,因他希望留下一個傳承鄉情的地方。
“結束潮韻,當然會很輕鬆,可是,潮樂在麻坡消失,這是我不愿見到的。”
到中國拜師學藝
自覺功夫不夠好,闖中國拜師學藝!
廖梽先一身技藝全憑自修,深知基本功不過關的他,自90年代起,為拜訪名師,每年至少前往中國一次,每次至少待2星期。
“當時,老師們對我一個海外華僑,願意回潮州去學習傳統琴藝,感到欣喜,所以傾囊相授。”
廖梽先說,潮樂與華樂所用樂器幾乎一致,彈奏技法、旋律等則大不相同。
尤其潮樂獨有的領奏樂器二弦,音調尖銳,俗語中的“自己顧自己”,正是指二弦所發出的尖聲。
此外,因潮州地區近海,潮州人就以木材、椰殼、貝殼等海邊隨處可見的材料,制成簡易的樂器,雖不如宮廷樂器,卻也自得其樂。
潮州特有樂器,椰胡,正是最典型的例子,以木材制琴桿、弦軸、椰殼作音箱、貝殼作弦馬,制成樂器。
填鴨式教育文化破壞者
應試教育(又稱填鴨式教育),是文化的最大破壞者。
廖梽先曾在八打靈再也SS2培才學校教導潮州大鑼鼓,開設潮韻也廣收學生會員。
他坦言,10余年的教學生涯,見過不少有天賦的學生,因父母強迫學業為重而放棄音樂,最後泯然眾人。
曾經,潮韻音樂社有30至50名學員,現在僅剩10余人,甚至他們也並非每次練習都出席。
“家長只重視學術成績,即便孩子對音樂有熱誠,只要成績未跟上,就會強迫孩子放棄音樂。”
廖梽先無奈說,現在的大環境,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經營舉步艱辛。
學生非全部潮州人
潮韻音樂社10余名學生並非只有潮州人,也有其他籍貫的學生前來學習。
廖梽先笑言,以前老樂師愛藏私,不隨意教人,差點導致潮曲在麻坡消失。
因曾受此苦,所以他一直以來都奉行有教無類,不會拒絕教導學生。
邱智昕(17歲,電工)與其表弟妹,即翁湧賦(16,學生)和翁藝嫣(15,學生),自小就追隨廖梽先學習潮樂。
邱智昕是福建人,翁氏兄妹則是雷州人,可是出于興趣,年約10歲就學習潮樂。
雖然不是潮州人,可是他們依舊樂意學習,惟直言不會以此謀生。,在他們看來,廖梽先是一名很嚴格的老師,當不滿意他們的演奏時,就會要求他們不斷重來,直至他滿意為止。
他們也同意,就是這種對音樂的堅持,才讓潮樂在麻坡繼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