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香港盛行另稱馬超獅 舞孝獅 拜別長輩
報導:白寧馨
(受訪方提供部分照片)
(昔加末18日訊)喜慶舞瑞獅,治喪舞孝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利民達關聖宮龍獅團于上個月首次在利民達喪府出隊舞孝獅,成為昔縣也是全柔關聖宮龍獅團首個舞孝獅的龍獅團。
俗語有謂“起舞馬超獅,孝義人人知”,喜慶佳節人們舞獅以助興討彩頭,而治喪也能舞獅,拜別逝去的長輩,舞獅有別于喜慶,一般稱為孝獅。
團員穿白衣黑褲
該團主席溫義清告訴《中國報》,孝獅在香港已非常盛行,但在我國尚鮮少人知,而該團財政張順金的母親逝世,于2月16日出殯時,請來該團舞孝獅致以孝義,這也是該團首次舞孝獅。
他說,傳統獅其實多與歷史人物有關,例如五虎獅是以三國時代著名武將如關羽、馬超等為藍本設計,各獅頭顏色和裝飾皆不同。
“孝獅也稱為‘馬超獅’,據說三國時期馬超之父西涼馬騰被曹操所殺后,馬超發動12萬兵馬,全軍以白馬白甲‘戴孝’出征,為父報仇,結果曹操大敗,因此馬超成了孝獅的代表象徵。”
他指出,孝獅儀式須謹慎執行,不可出差錯,除了孝獅、鼓隊,12支奠旗也不可少。
溫義清說,儀式首先為孝獅開光,有別於一般舞獅開光,時辰須在早上11時至下午1時之間進行,而且獅頭必須向屋外,參與儀式的團員一律穿白衣黑褲。
“主持開光的師傅,會進行膜拜和稟告神明恩賜甘露真水,為孝獅灑淨開光賜靈氣,開光時用的是柚子葉和清水,口念開光口訣,最後孝獅起舞再拜五方土地完成儀式。”
他指出,在靈柩下葬后,孝獅須連同隊員帶孝所用的白綾黑紗一起火化,以示在陰間跟隨並守護亡者,奠旗也可同時火化。
鼓聲低穩沉重
孝獅與鼓樂須相互配合,鼓聲低穩沉重,孝獅演繹悲慟情緒,見者也觸景傷情。
溫義清說,在孝獅進入靈堂直到靈柩下葬,孝獅會行動緩慢,眼睛半開,垂著頭開著嘴,形象非常悲傷,彷彿看見孝子在哭。
“尤其當孝獅進入靈堂往生者牌位前跪著,再緩慢抬頭凝望往生者靈位時,旁人見了會為之動容,忍不住哭。”
他指出,孝獅也會在靈堂外等著靈柩進入靈車,為往生者護靈,而且會走在靈車前方,為往生者開路護靈。
“另外,12支奠旗分別各6支在隊伍前后護衛,在前往墓地途中遇到路口時,孝獅必須行三叩。”
他透露,抵達墓地后,孝獅會在墓前看著靈柩下葬,之後繞下斂處一圈檢視墳墓,最後在拿起一把泥土灑在墓穴,請往生者入土為安,行為與孝子大同小異。
赴隆訂做 費用不菲
溫義清說,舞一場孝獅的費用不菲,約8300令吉,其中孝獅必須從吉隆坡訂做,利用1天時間運載過來。
他指出,孝獅必須是黑、白和藍主調色,不可參雜其他顏色,而獅頭棱光鏡處貼有“奠”字。
“12支奠旗則暗喻著12金仙護靈,奠旗是我們親手縫製,如果往生者尚未有子孫,奠旗須是黑字白旗;相反往生者若已是爺爺或婆婆輩份,奠旗就是白字黑旗。
全程儀式耗2小時
溫義清透露,舞孝獅其實很辛苦,在全程儀式約耗時2小時,舞獅的隊員尤其負責獅尾弓著身的隊員,須套著孝獅從喪府到墓地。
“本團的隊員皆是學生,他們累得忍不住跪下行走。”
溫義清指出,現在孝獅這儀式不分貫籍,只要家人想使用也可以,惟必須在出殯日前3天通知。
“我們還會再改良孝獅演繹的悲情,以便取得更好的結果。”